![]()
在威海的金色沙灘與碧藍海水之間,常能看到一位騎著馬的韓國人——樸在善。他不僅是威海這座城市的“老朋友”,更是一位推動中韓文化交流、以馬為媒連接兩國情誼的踐行者。
![]()
![]()
1992年,中韓正式建交。同年10月,樸在善得知這一消息后,來到威海,投身制造業。“三十多年來,得益于中國政府的開放政策,我的事業得以順利發展。”樸在善感慨道。而他對威海的熱愛,遠不止于事業。作為一名騎馬愛好者,他走遍世界多地,卻最終將腳步停在了威海。“威海有大海、湖泊、草原、丘陵……騎馬的條件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頂尖的。”他說。
于是,他在威海創辦了馬場,專門接待騎馬愛好者。2024年11月起,中國對韓實施免簽政策,更多韓國友人得以輕松抵達威海,體驗這里的騎馬文化與自然風光。“現在通關非常快,來威海就像回家一樣方便。”常客金英碩笑著說。
![]()
在樸在善的馬場里,一桌飯菜,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幾位韓國朋友在飯桌上分享著他們對中國的向往:有人因為喜歡中國電視劇《三十而已》而驚嘆于中國影視作品的發展,有人為了探訪少數民族地區而專門學習中文,還有人因為熱愛中國文化而計劃走遍中國的山川湖海。 “我的同事和丈夫都非常喜歡中國電視劇,過去我也看了很多香港電影。”韓國朋友李賢珠說,“但看完《三十而已》后,我驚覺中國影視作品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從場景搭建到劇情內核,都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度。”這些細膩的文化體驗,正成為連接中韓兩國人民的紐帶。
而樸在善也樂于擔任“威海推廣大使”。他常帶韓國朋友游覽威海的景點:成山頭、法華院、幸福門,尤其是華夏城——一個從礦坑廢墟蛻變為生態文化景區的奇跡。“《華夏傳奇》的演出讓我震撼,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表演!”尹鐘善贊嘆道。從宏大的舞臺設計到傾瀉而下的巨量水流,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東方古典文化的魅力,也成為了中韓文化交流的生動載體。
![]()
在華夏城的夜晚,當一幅“馬到成功”的書法在現場揮就,這句寓意美好的中國成語,也成為所有騎馬愛好者共同的祝福。他們齊聲高呼:“馬到成功!”——這不僅是對騎行的鼓勵,也是對中韓友誼的期許。
除了文化體驗,威海的生活便利性也讓樸在善深感欣慰。“現在與30多年前相比,威海的生活條件變得非常便利,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處理所有事務。”他說。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更進一步促進了兩國在文化、制造、商品等領域的合作,而威海作為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正成為越來越多韓國人的投資與生活首選。
如今,威海常住韓國人約四萬人,街頭韓語標識、韓式商圈“韓樂坊”隨處可見,這座城市以其包容與溫情,迎接著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而樸在善,正是這數萬人的縮影。 “我希望帶更多韓國朋友來中國,體驗這里的美酒、文化與交流。”他說。
![]()
2025年9月29日起,韓國政府將對三人及以上的中國團隊游客實施免簽政策,這是一場雙向的奔赴,更是中韓民間交往的生動寫照。 從制造業到馬場,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樸在善用三十年的時間,在威海寫下了一段“馬到成功”的故事。而他與這座城市的約定,仍在繼續……
![]()
策劃:鄭云歌
文案:姚瀟雨
攝制:李佩祝
設計:王慧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