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永壽宮的燭火在夜風中搖曳。
崔槿汐端著燕窩走進來,看著娘娘又在發呆,心里一陣酸楚,輕聲喚道:
"娘娘,這燕窩趁熱用了罷。"
甄嬛回過神來,苦笑著搖頭道:
"槿汐,你說他當年送我這支玉釵時,可是真心的?"
崔槿汐一怔,連忙勸慰道:
"娘娘怎么又說這樣的話,王爺對您的心意,天地可鑒啊。"
話音剛落,朧月公主蹦蹦跳跳跑了進來,撲到甄嬛懷里撒嬌道:
"母妃,女兒今日學會了新舞步,您瞧瞧好不好看。"
甄嬛溫柔地理了理女兒額前的碎發,正要答話。
卻見朧月的小手已經伸向她的發髻,想要摘下那支玉釵把玩。
而一個被果郡王隱瞞了多年的秘密,馬上即將被揭曉。
![]()
1
月光如水般瀉進永壽宮,將整座寢殿籠罩在一片清冷的銀色光輝之中。
甄嬛獨自坐在妝臺前,銅鏡里映出她愈發清瘦的面容,只有那雙鳳眸依舊明亮如昔。
她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發間的碧玉釵。
這支玉釵雕工精美,釵頭是一對并蒂蓮花,花瓣層層疊疊,栩栩如生。
玉質溫潤細膩,在燭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這是果郡王允禮生前送給她的定情之物。
崔槿汐站在一旁,看著甄嬛又陷入回憶之中,忍不住輕嘆了口氣。
她跟了甄嬛這么多載春秋,太清楚她心中的痛。
自從十七爺去世,甄嬛就變得愈發沉默寡言。
只有對著這支玉釵時,眼中才會流露出一絲溫柔。
甄嬛緩緩開口,聲音低柔得幾乎聽不見,她喃喃道:
"槿汐,你說他現在在哪里,可還記得我?"
崔槿汐的眼眶瞬間紅了,她快步上前,扶住甄嬛的肩膀道:
"娘娘,十七爺泉下有知,定是日日掛念著您和公主的。"
甄嬛閉上眼睛,任由淚水滑落臉頰。
她想起初見允禮時的場景,那時她還是個剛入宮的秀女。
他站在御花園的海棠樹下,一襲月白色長袍,溫潤如玉,笑起來眼角帶著淺淺的弧度。
那時她便知道,這個男人會成為她一生的劫數。
而她也甘愿墜入這萬丈深淵,至死不悔。
外面傳來宮人輕微的腳步聲,崔槿汐連忙擦去眼淚,整理了一下衣襟,低聲道:
"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罷。"
甄嬛點點頭,她站起身來,卻舍不得摘下那支玉釵,只是輕輕撫摸著釵頭的蓮花紋路。
這支玉釵陪她度過了多少個漫漫長夜。
每當她思念允禮時,就會拿出來細細端詳,那上面似乎還留著他的溫度。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朧月公主清脆的笑聲。
那孩子正在和乳母玩鬧,笑得天真爛漫。
甄嬛的心頭一暖,這個孩子是她和允禮愛情的結晶,也是她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她走到窗邊,透過雕花窗欞看著月色下的宮墻。
那高高的紅墻將她困在這深宮之中,再也走不出去。
崔槿汐走過來,輕聲問道:
"娘娘可是又想起十七爺了,奴婢去給您沏壺安神茶罷。"
甄嬛搖搖頭,她轉身看向崔槿汐道:
"槿汐,你跟我說實話,當年郡王送我這支玉釵時,可曾提過其他的事?"
崔槿汐一愣,有些不解地問道:
"娘娘為何突然這樣問,十七爺對您的情意,從來都是一心一意的啊。"
甄嬛苦笑,她低頭看著手中的玉釵道:
"我也不知為何,這些日子總是心神不寧,總覺得這釵里藏著什么秘密。"
崔槿汐連忙勸慰道:
"娘娘多慮了,十七爺待您情深義重,哪里會有什么秘密。"
甄嬛沒有再說話,只是將玉釵緊緊握在手中。
那冰涼的觸感讓她感到一絲安慰和踏實。
窗外的風吹過,帶來陣陣寒意。
甄嬛不禁打了個寒顫,她知道這深宮的冷,不只是天氣的寒涼。
更多的是心底的孤寂和無助。
是那種明知所愛之人已去,卻還要獨自承受這漫長歲月的凄苦。
崔槿汐見娘娘臉色蒼白,連忙扶她坐下道:
"娘娘,您的身子要緊,可不能再這樣折騰自己了。"
甄嬛勉強笑了笑,她輕聲道:
"我不礙事,只是有些乏了,你去歇著罷,我自己坐一會兒就好。"
崔槿汐不放心,卻也知道娘娘的脾氣,只得退到一旁守著。
她心里暗暗嘆息,不知娘娘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
甄嬛獨自坐在那里,腦海中浮現出無數個片段,都是她和允禮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他送她玉釵那日,正是春日里最美好的時節。
御花園的海棠開得正盛,花瓣隨風飄落。
他從懷中取出這支玉釵,鄭重地戴在她的發間,溫柔地說這釵是特意為她尋來的上品和田玉。
![]()
那時她看著他溫柔的眼神,心中充滿了幸福和甜蜜。
她以為這份情意會天長地久,永不變心。
可如今他已不在人世,只留下這支玉釵陪伴她度過余生。
而她也只能靠著這點念想苦苦支撐。
殿外傳來更鼓聲,已是三更天了。
甄嬛這才起身準備就寢,她將玉釵輕輕放在枕邊,閉上眼睛入夢。
夢中她又見到了允禮,他還是那副溫潤如玉的模樣,笑著向她走來,伸手要牽她的手。
可她剛要握住,那只手就化作了一縷輕煙,消失在空氣中。
她猛然驚醒,才發現這不過又是一場夢。
枕邊的玉釵在月光下閃著幽幽的光。
甄嬛伸手握住它,淚水無聲地滑落,打濕了枕巾。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灑進永壽宮,給這座冷清的寢殿增添了幾分暖意和生機。
甄嬛早早醒來,她照例將那支碧玉釵戴在發間。
這已經成了她多載以來雷打不動的習慣。
崔槿汐端著洗漱用的溫水進來,看著甄嬛精心整理著發髻上的玉釵,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她輕聲道:"娘娘,今日皇后娘娘傳話,說是要在坤寧宮設宴,請各宮嬪妃一同賞花品茗。"
甄嬛淡淡一笑,她對著銅鏡整理著衣襟道:
"皇后設宴,自然是要去的,你備好禮物罷。"
崔槿汐點頭應是,卻又有些擔憂地說道:
"娘娘,如今宮中形勢復雜,皇后娘娘對您一直心存芥蒂,您可要小心應對。"
甄嬛站起身來,她走到窗邊看著外面的景色道:
"我知道,這些年在宮中,哪一日不是如履薄冰。"
2
正說著話,朧月公主蹦蹦跳跳跑了進來。
她今日穿著一身粉色的小襦裙,頭上戴著流蘇發飾,煞是可愛。
小公主撲進甄嬛懷里,仰著小臉問道:
"母妃,今日女兒可以同您一起去坤寧宮么,聽說那里新來了好些玩物。"
甄嬛溫柔地刮了刮女兒的鼻子,她笑著說道:
"你這小鬼頭,倒是消息靈通,去便去罷,只是不可胡鬧。"
朧月歡呼一聲,她的目光落在甄嬛發間的玉釵上,好奇地問道:
"母妃,這支釵真好看,上面的蓮花雕得真像真的一樣。"
甄嬛的手下意識地摸了摸玉釵,她柔聲道:
"這是你十七叔父當年送給母妃的,你要是喜歡,等你長大了母妃就傳給你。"
朧月天真地點點頭,她伸手想要摸那支玉釵道:
"母妃,女兒可以看看么,這釵頭的蓮花瓣真精致。"
甄嬛正要答應,崔槿汐卻連忙攔住道:
"公主殿下,這釵是娘娘的心愛之物,您還是莫要亂動的好。"
朧月嘟起小嘴,有些不高興道:
"槿汐姑姑真小氣,女兒只是看看而已,又不會弄壞它。"
甄嬛笑著打圓場,她說道:
"朧月乖,這支釵對母妃來說極為重要,等你再大些,母妃再讓你細看。"
朧月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她拉著甄嬛的手道:
"那好罷,女兒聽母妃的話。"
母女二人帶著宮人一同前往坤寧宮。
一路上甄嬛心中卻有些不安,她總覺得今日的宴席怕是沒那么簡單。
果然,到了坤寧宮才發現,不僅各宮嬪妃都到齊了,就連皇上也在場。
這讓甄嬛心中更加警惕。
皇后端坐在上位,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她看到甄嬛進來道:
"熹貴妃來了,快請上座,今日本宮設宴,就是為了讓姐妹們聚聚。"
甄嬛行禮落座,她環視四周,發現在場的嬪妃都在暗中打量著她,眼神中帶著各種復雜的情緒。
安陵容坐在下首,她看到甄嬛發間的玉釵,眼中閃過一絲嫉妒和怨恨,嘴角卻掛著虛假的笑。
皇上坐在主位,他的目光在甄嬛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轉向皇后道:
"皇后有心了,這樣的聚會確實不錯,后宮也該熱鬧些。"
![]()
皇后笑著應道:"臣妾也是想著姐妹們整日待在各自宮中,未免太過冷清,不如聚在一處說說話也好。"
宴席開始,宮人們端上各色精致的點心和茶水。
殿中奏起了悠揚的絲竹之聲,氣氛倒是頗為融洽。
可甄嬛心中清楚,這種表面的和諧之下,不知藏著多少暗流涌動,她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是。
皇后舉起茶盞,她笑著對眾人道:
"諸位妹妹,今日本宮有一事想問問大家,不知你們可有什么珍貴的首飾想要分享的?"
這話一出,在場的嬪妃們都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皇后為何突然提起這個話題,紛紛面面相覷。
安陵容率先開口,她柔聲道:
"回皇后娘娘,臣妾倒是有一支點翠頭面,是皇上前些日子賞賜的,確實精美。"
其他嬪妃也紛紛說起自己的首飾,都是些尋常的金釵玉鐲,并無什么特別之處可言。
皇后聽完,她的目光落在甄嬛身上道:
"熹貴妃,本宮見你常戴著那支碧玉釵,想必定是件難得的寶貝罷?"
甄嬛心中一凜,她知道皇后這是要拿她的玉釵做文章了。
但她面上不顯,只是淡然一笑道:"不過是尋常物件,皇后娘娘謬贊了。"
皇后卻不依不饒,她繼續說道:
"熹貴妃太謙虛了,那支玉釵一看就是上品和田玉,雕工又如此精美,定然價值不菲。"
殿中的氣氛突然變得有些微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甄嬛發間的那支玉釵上,眼神各異。
皇上也開口了,他似笑非笑地問道:
"朕倒是沒注意過,這支玉釵是朕何時賞給你的,怎么沒有印象了?"
甄嬛的心一緊,她知道這是個陷阱,但她鎮定自若地答道:
"回皇上,這支玉釵確實不是您所賜,而是十七爺生前送給臣妾的。"
此話一出,殿中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著看皇上的反應如何。
皇上的臉色微微一沉,他緩緩道:
"郡王送的,朕倒是不知十七弟還給后宮嬪妃送過東西,這規矩可不小啊。"
甄嬛連忙解釋道:
"皇上息怒,十七爺當年是進獻給您的貢品,您轉賜給了臣妾,臣妾一直珍而重之。"
皇后在一旁添油加醋道:
"熹貴妃說得輕巧,可這玉釵看著也不像是進貢的物件,倒像是特意為某人定制的。"
甄嬛咬緊牙關,她知道皇后這是在故意挑撥。
但她不能表現出任何慌亂,只能硬著頭皮應對。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朧月突然從座位上跳下來,她蹦蹦跳跳地跑到甄嬛身邊道:
"母妃,女兒想再看看那支玉釵。"
甄嬛正要拒絕,可朧月已經伸手去夠她發間的玉釵。
那小手在玉釵上一碰,甄嬛心頭一顫。
崔槿汐連忙想要阻止,但已經來不及了。
朧月已經摸到了玉釵,她好奇地想要把玉釵拿下來看。
眼看著場面就要失控,甄嬛連忙握住女兒的小手,她溫柔卻堅定地說道:
"朧月乖,回去再給你看,現在不是時候。"
朧月見母妃如此鄭重,雖然心中不舍,但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
她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卻還是不時地瞥向那支玉釵。
皇上看著這一幕,臉色稍微緩和了些,他揮揮手道:
"罷了,都是陳年舊事,朕也不想多提,大家繼續用膳罷。"
甄嬛松了口氣,她知道今日這一關算是暫時過去了。
但她心中的不安卻越來越重,總覺得會有什么事情發生。
宴席繼續進行,但氣氛已經不如之前那般融洽。
各宮嬪妃都心思各異,表面上談笑風生,實則都在暗中觀察著甄嬛的反應。
安陵容端起茶盞,她假意關心地問道:
"姐姐,聽說您近來身子不大好,可要注意保重啊。"
甄嬛淡淡一笑,她知道安陵容這是在試探,便答道:
"多謝安小主關心,本宮無礙,只是偶爾有些乏累罷了。"
皇后也接話道:"熹貴妃是該好好保重身子,畢竟還要照顧朧月公主,可不能有什么閃失。"
這話聽著是關心,實則暗含威脅。
甄嬛心中清楚,但面上依舊從容,她點頭道:
"皇后娘娘說得是,臣妾會注意的。"
![]()
宴席終于結束,甄嬛帶著朧月回到永壽宮。
剛一進殿門,她就感覺全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
崔槿汐連忙上前扶住她,擔憂地問道:
"娘娘,您沒事罷,今日那場面真是驚險,皇后分明是在針對您。"
甄嬛閉上眼睛,她輕聲道:
"我知道,這些年皇后一直想找機會扳倒我,只是苦無證據罷了。"
她的手不自覺地摸向發間的玉釵。
這支釵承載著她和允禮的全部回憶,是她在這深宮中唯一的慰藉。
崔槿汐看著娘娘憔悴的模樣,心中難過,她勸道:
"娘娘,要不您還是把這支玉釵收起來罷,免得再被人拿來做文章。"
甄嬛搖頭,她堅定地說道:
"不行,這是他留給我唯一的念想,我不能收起來,我要讓它日日陪在我身邊。"
夜幕降臨,永壽宮又恢復了往日的清冷。
甄嬛坐在妝臺前,她取下玉釵,仔細端詳著上面的每一處紋路。
甄嬛撫摸著玉釵,淚水不自覺地滑落,她低聲喃喃道:
"允禮,你若泉下有知,可知我這些年是如何熬過來的?"
窗外的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那是海棠的香氣。
讓甄嬛想起了那些美好的往事,也讓她更加思念那個已經不在的人。
崔槿汐輕輕走過來,她遞給甄嬛一方帕子道:
"娘娘,別哭了,您這樣折磨自己,十七爺在天之靈也會心疼的。"
甄嬛接過帕子擦了擦眼淚,她苦笑道:
"我也不想這樣,可每每想起他,眼淚就止不住地流,我控制不了自己。"
3
就在這時,朧月推門走了進來,她看到母妃在哭,連忙跑過來抱住甄嬛道:
"母妃,您怎么哭了,是不是女兒今日惹您生氣了?"
甄嬛連忙擦干眼淚,她摟住女兒道:
"沒有,母妃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朧月最乖了,怎么會惹母妃生氣。"
朧月仰起小臉,她認真地說道:
"母妃,女兒長大了要保護您,不讓任何人欺負您,就像父皇保護您一樣。"
甄嬛聽到這話,心中一酸。
她知道女兒口中的父皇指的是當今圣上,可她真正的父親卻已經不在人世。
她抱緊女兒,在她耳邊輕聲道:
"朧月,你要記住,無論發生什么事,母妃都會保護你,永遠都會。"
朧月點點頭,她看到妝臺上的玉釵,又好奇地問道:
"母妃,這支玉釵真的是十七叔送的么,他為什么要送給您呢?"
甄嬛愣了愣,她不知道該如何向女兒解釋這段復雜的感情,只能含糊地說道:
"因為十七叔父和母妃是好朋友,所以送了這個禮物。"
朧月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她伸手想要摸那支玉釵道:
"母妃,女兒可以拿起來看看么,白天的時候還沒看夠呢。"
甄嬛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她將玉釵遞給女兒道:
"可以,但你要小心些,這玉釵對母妃來說很重要。"
朧月小心翼翼地接過玉釵。
她湊近了仔細觀察,小手輕輕撫摸著釵頭的蓮花,眼中滿是好奇和喜愛。
這支玉釵確實精美,蓮花的每一片花瓣都雕得栩栩如生,就連花蕊的細節都刻畫得極為精致,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
朧月翻來覆去地看著,她突然說道:
"母妃,這支釵真漂亮,女兒長大了也想要一支這樣的釵。"
甄嬛溫柔地笑了,她說道:
"等朧月長大了,母妃就把這支釵傳給你,讓它一代代傳承下去。"
朧月高興地點點頭,她小心地把玩著玉釵,生怕弄壞了這件母妃的寶貝,神情格外認真。
甄嬛看著女兒專注的樣子,心中稍微溫暖了些。
這個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和動力。
崔槿汐在一旁看著這溫馨的場面,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她希望娘娘能多一些這樣的快樂時光。
接下來的幾日,永壽宮陷入了少有的平靜。
皇后那邊沒有再來找麻煩,皇上也沒有召見甄嬛,一切似乎都歸于平淡。
但甄嬛心中卻始終不得安寧。
她時常在夜深人靜時取出那支玉釵,仔細端詳著它,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
這一日,朧月又來到永壽宮,她看到母妃臉色蒼白,心疼地問道:
"母妃,您這些天是不是沒有好好休息,怎么氣色這么差?"
甄嬛勉強笑了笑,她摸著女兒的頭道:
"母妃沒事,只是最近有些心事罷了,過幾日就好了。"
![]()
朧月拉著母妃的手道:
"母妃,女兒今日學了新的舞步,要不要跳給您看,讓您開心開心?"
甄嬛點點頭道:"好啊,母妃最喜歡看朧月跳舞了,快跳給母妃看看罷。"
朧月高興地跑到殿中央。
她開始跳起了新學的舞步,小小的身影在殿中旋轉跳躍,煞是可愛。
甄嬛看著女兒天真爛漫的樣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心中的陰霾也暫時散去了一些。
就在朧月跳得正歡時,她突然一個轉身。
小手不小心碰到了妝臺的邊角,整個人失去了平衡。
崔槿汐連忙想要去扶,但朧月已經撞向了妝臺。
她的小手慌亂中抓住了妝臺上的東西,想要穩住身形。
可她抓住的恰恰是那支碧玉釵。
隨著她身體的晃動,玉釵從妝臺上滑落,眼看就要摔在地上。
甄嬛驚呼一聲,她想要沖上去接住玉釵。
但已經來不及了,玉釵重重地摔在漢白玉地面上。
只聽"啪"的一聲脆響。
那支陪伴了甄嬛多年的碧玉釵,竟然裂成了幾塊,碎片散落一地。
殿中所有人都愣住了,朧月嚇得哭了起來,她跪在地上道:
"母妃,女兒不是故意的,女兒真的不是故意的。"
甄嬛的臉色煞白,她顫抖著走過去,蹲下身撿起那些碎片。
她手抖得厲害,眼淚不受控制地滑落。
崔槿汐也連忙蹲下來幫忙收拾,她安慰道:
"娘娘,玉釵雖然碎了,但還能修補,您別太傷心。"
可就在這時,所有人都看到了讓人震驚的一幕。
從裂開的釵頭處,飄落出一張折疊精致的小紙片。
那紙片緩緩飄落,最終落在地上。
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仿佛在訴說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甄嬛看到那張紙片,整個人都僵住了。
她呆呆地盯著那張紙,一動也不動,眼中滿是驚恐和不敢置信。
崔槿汐連忙撿起那張紙片,她小心翼翼地遞給甄嬛道:
"娘娘,這是什么,怎么會藏在玉釵里?"
甄嬛顫抖著接過紙片,她的手抖得厲害,幾乎拿不穩,深呼吸了好幾次才慢慢展開那張紙。
朧月被母妃的反應嚇到了,她哭著問道:
"母妃,那是什么,女兒是不是做錯事了,您別生女兒的氣。"
可甄嬛沒有回答,她只是死死盯著紙上的內容。
甄嬛的臉色變得愈發蒼白,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崔槿汐見娘娘如此,心中著急。
她探頭看了一眼紙上的內容,頓時也愣住了,臉上露出震驚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