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陸在發布涉臺文件時,少了四個字——“和平統一”。雖然文件依舊強調“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但“和平統一”這四個字的消失,讓島內瞬間炸鍋。民進黨媒體連夜開專欄分析,政論節目鋪天蓋地在問:是不是大陸已經不想再談和平?是不是統一真的要來了?
![]()
![]()
國臺辦的回應其實非常清楚:第一,大陸沒有放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仍是最理想、最理性的路徑;第二,大陸不會承諾放棄武力,必要時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權利;第三,能否和平,取決于兩岸是否相向而行。意思很簡單——和平之門沒關,但鑰匙不在臺北,而在島內自己手里。
這份表態延續了以往的基調,但語氣明顯更實在,也更冷靜。過去,大陸會反復強調“和平統一”,這次沒說,而是用“統一大業”來概括,說明大陸的戰略進入了“實操階段”,不再陷于口號。島內的政治嗅覺很靈,立刻感覺到這是“氣候變了”的信號。
要知道,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兩岸之間的“和平空間”被一步步擠壓。蔡英文推動“去中國化”教育,賴清德更是公開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臺灣課本刪掉抗戰史,改寫兩岸關系史,年輕一代對大陸的認知被系統性扭曲。而美國、日本也趁機攪局——軍援、演講、軍售,全方位把臺灣推向對抗前線。特朗普政府甚至刪去了“不支持臺獨”的表述,這種暗中“撐腰”,讓民進黨越走越遠。
![]()
在這樣的環境下,“和平統一”要實現,已經越來越難。大陸選擇調整表述,是在提醒島內:時間不等人。如果繼續任由“臺獨”勢力掌控話語權,和平就會從選項變成遺憾。
過去幾年,大陸在“塑造統一大勢”上動作不斷。法理層面,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重申臺灣歸屬中國的國際法律依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被重新提及。輿論層面,大陸主流媒體連續發表“鐘臺文”署名文章,系統講清臺灣問題的歷史邏輯與現實意義,讓統一話題從“政治宣示”變成“全民共識”。
而最讓島內警覺的,是軍事層面的變化。解放軍已經進入實戰化演訓常態,東部戰區的海空聯合演練幾乎每月都有。轟-6K掛載實彈繞島飛行,殲-20和運油-20配合訓練,顯示出空中封鎖能力已成體系。福建艦即將入列,三航母格局形成后,解放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將全面覆蓋臺海。再加上陸軍的兩棲突擊旅、遠程火箭炮、無人機蜂群系統全面升級,臺軍內部專家都不得不承認,大陸的登陸能力“從能不能登,變成登得多快”。
![]()
臺海的天平在快速傾斜。島內政治卻還在原地打轉。賴清德嘴上喊“維持現狀”,實際上繼續推進“漸進臺獨”;國民黨雖然主張“交流”,但內部的“不統不獨”路線讓他們失去了方向。鄭麗文上任后,多次表達“希望重啟兩岸對話”,卻被綠營貼上“統派標簽”,還被自己黨內人提醒“別太親中”。這種政治畸形,正是兩岸溝通被切斷的根源。
同時,美國的態度也在變化。嘴上喊“支持臺灣”,私底下卻開始算賬。美國軍工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可國會對“臺海戰事”的信心卻越來越低。印太司令部多次演練發現——臺海戰爭“打不贏、拖不起、賠不起”。特朗普重回白宮后,雖然多有挺臺舉措,但美官員和專家棄臺言論卻頻頻發出,顯然,臺灣對美國只是一張遏制中國的牌,美方現在更傾向于“攪動但不介入”,讓臺灣在前面頂著,自己在后面撈利益。不會真為臺灣拼命。
![]()
所以,大陸這次刪掉“和平統一”四個字,不是威脅,而是定調:我們不再幻想誰會幫我們勸和,也不再求誰配合,而是主動規劃、自己掌握節奏。和平還是武力,全看臺灣自己的選擇。
這種變化,讓島內輿論第一次感到“時間不多了”。有媒體評論說,大陸這次是“戰略收緊、節奏前移”;也有學者坦言,“大陸現在不是喊統一,而是開始準備統一”。過去,大陸說“我們愿意等”;現在,大陸說“我們準備好了”。從語氣上看,形勢已經不同。
更明顯的是,解放軍的“收臺能力”已具備全面成熟條件。過去的短板在于跨海投送,如今民用滾裝船改裝為運輸艦,軍地協同頻繁演練,從渤海到閩南的滾裝船隊隨時可以支援前線。登陸后的縱深作戰能力、后勤補給系統、制空制海封鎖圈,都已經形成可執行方案。這不是威脅,而是實打實的準備。
![]()
島內有識之士其實看得清楚。越來越多臺灣企業、學者和普通民眾在私下表示:與其被戰爭拖下水,不如主動謀和平。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臺海生變,臺灣經濟將是首當其沖的犧牲品。電子產業鏈會崩,外資會跑,能源供應會斷,到時候再喊“國際支援”都沒用。
國臺辦這次的表態,其實是一次“最后的提醒”:和平統一還在桌上,但這是最后的機會。島內若繼續放任“臺獨”勢力操弄民意、仰仗外部勢力,那“和平”兩個字就會徹底從文件里消失。
![]()
很多人說,“大陸不提和平統一,是變強硬了。”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大陸變務實了。和平統一是愿望,但統一是使命。大陸不可能永遠等一個“不可能的共識”,更不會讓14億人的國家復興被2300萬人的政治賭局拖住。
臺灣的未來,取決于島內是否有人敢于承認現實。大陸的方向從未改變,只是耐心在逐漸用完。統一進入倒計時,島內要做的,不是幻想外援,而是思考未來的歸屬。大陸正在給臺島最后機會,是選擇主動和平統一,還是選擇非和平統一,就看島內了,如果再錯過,下一次談的就不會是“和平方案”,而是“收復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