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十四五”時期安徽醫療保障發展成效
時間:10月30日(周四)上午9:30
地點:省行政中心
實錄內容
主持人章蓉生(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繼續舉行“決勝‘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省醫保局局長吳振宇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十四五”時期安徽醫療保障發展的主要成效。一同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省醫保局副局長汪和平先生、副局長徐翔東先生、副局長王俊先生,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首先,請省醫保局局長吳振宇先生作情況介紹。
![]()
吳振宇(省醫保局局長):各位新聞界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醫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醫療保障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十四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醫保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圓滿完成了各項醫保改革發展任務。
一、織密全民醫保網,筑牢民生保障底線
全民醫保,守護的是健康,溫暖的是民心。“十四五”期間,我省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一張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的醫療保障網越織越密。我們推進基本醫保省級統籌,落實待遇清單制度,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推動醫保待遇更加公平適度。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有效保障參保職工普通門診就醫報銷需求。動態增加醫保門診慢性病特殊病保障病種,目前門診慢特病病種達83種,戈謝病、視神經脊髓炎等不少罕見病納入保障范圍。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指導安慶市深化長護險試點。助力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導推出全省統一的“安徽惠民保”。及時執行國家新版醫保藥品目錄,醫保目錄內藥品總數增至3159種。
二、深化醫保改革,減輕看病就醫負擔
全省醫保系統擦亮“改革”底色,強化三醫協同發展治理,共同破解改革難題。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打造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安徽模式”,推進集采藥品進基層醫療機構、進民營醫療機構、進零售藥店,累計有28批次藥品、32批次耗材、3批試劑集采中選結果在我省落地執行,以落地首年計算可節約采購資金183億元。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2022年,我省即提前一年完成國家要求的DRG/DIP付費對統籌地區、醫療機構、病種分組、醫保基金“四個全覆蓋”目標,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能。深入推進醫藥價格綜合治理,優化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先后降低性激素、PET-CT等檢驗檢查類項目價格,對接落地國家醫保局醫療服務項目立項指南,讓醫療服務項目更規范、收費更明白。
三、強化基金監管,守好群眾“救命錢”
管好用好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2021年12月31日,我省頒布實施《安徽省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辦法》,先后出臺行刑銜接、舉報獎勵、醫保支付資格管理等16項配套制度,構建起常態監管、聯合監管、協同監管、自主監管、智能監管“五大體系”。全省醫保系統重拳打擊各類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問題,5年間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5.8萬家次,挽回醫保基金損失38.2億元。同時,我們強化智慧賦能,完成智能監控系統部署應用,實施基金使用的事前提醒、事中審核和事后監管,持續構建醫保基金監管高壓態勢。
四、優化醫保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
服務是醫保工作的生命線,我們用心讓服務更貼心,讓群眾辦事更省心。全省醫保系統加強基層醫保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醫保服務下沉延伸,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推出就醫全流程“一碼通辦”、異地就醫備案“掌上隨辦”、慢性病待遇認定“即申即辦”、生育津貼“免申即享”等一系列便民舉措。“十四五”期間,我省醫保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2021年12月成功建成并啟用全國統一標準的醫保信息平臺。截至目前,平臺安全平穩運行超1400天,累計結算超10億人次。推深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打通信息壁壘,85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線上辦”,“皖事通”中“安徽醫保公共服務”小程序調用超1.6億人次,常年位居“熱門服務”榜首,連續3年被評為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和“優秀項目”,推動醫保服務向“零跑腿”轉變。
五、服務發展大局,彰顯醫保擔當
醫保不僅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也是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在服務鄉村振興上,2021年以來累計資助1361.13萬人次參加居民醫保,三重保障制度累計減輕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住院及慢特病門診就醫費用負擔642.26億元。在賦能創新發展上,優化“新質藥械”掛網流程,500個產品通過綠色通道申報掛網。今年起,在全國率先實現醫保與定點醫院即時結算,緩解醫院現金流壓力;統一啟動醫保與“安徽惠民保”同步結算模式,助力商保服務提升;加快建設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模塊,加速醫藥企業回款周期。今年5月19日,我省率先上線“醫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塊”,推動數字影像技術進步。在支持人口發展上,“十四五”期間穩步提高靈活就業人員、城鄉居民參保人員生育醫療待遇水平,分娩住院補助標準較原先翻一番,并將“取卵術”等8個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2025年10月1日起,實行生育保險住院分娩醫療費用省內異地直接結算,生育津貼統一直接發放至個人。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和關于醫療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細,為“十五五”醫保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章蓉生:謝謝吳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大家提問前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機構。
![]()
安徽綜合廣播記者:請問“十四五”以來,安徽省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上做了哪些工作?
![]()
汪和平(省醫保局副局長):謝謝您的提問。實施更有效率的醫保支付方式,是保障群眾獲得優質醫藥服務、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舉措。“十四五”期間,我們通過打好醫保支付“組合拳”,持續降低參保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一是目錄做“加法”。規范執行國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納入醫保支付的藥品達3159種,還有195種醫療機構制劑、91種中藥飲片、499種中藥配方顆粒納入省內醫保支付,參保患者的用藥選擇持續增加。動態調整醫保醫療服務項目目錄,讓參保患者更好地獲得醫療技術服務,減輕看病就醫負擔。
二是控費做“減法”。全面深入推進以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改革,并陸續探索慢性病按人頭付費、精神和康復類疾病按床日付費、中醫按療效價值付費、基層醫療機構適宜病種“日間病床”等付費機制,引導定點醫療機構規范診療、合理控費。2025年上半年,我省職工和居民醫保住院次均費用分別為10071元和7609元,比2020年分別下降12.3%、7.8%。
三是服務做“乘法”。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納入醫保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達21222家,定點零售藥店達16826家,參保患者在家門口就可獲得便捷的基本醫療與醫保結算服務。在全國率先建立國談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將582種國家醫保談判藥品、競價藥等納入“雙通道”保障,支持參保患者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購買、使用與報銷國家醫保談判藥品,提高患者用藥可及性。
四是聯動做“除法”。在DRG/DIP付費改革中,推行基層具備收治能力的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等實行“同病同治同付”,鼓勵基層醫療機構提升能力、做好服務,引導高級別醫院回歸定位、減少虹吸,吸引參保患者在“家門口”就醫的同時,更好減輕患者醫療負擔。同時,自2022年10月起我省試行“省內大病無異地”保障政策,參保群眾罹患試點病種疾病、并在試點省級醫療機構就醫、且符合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規定,可以按參保地市屬三級醫療機構的起付線及報銷比例享醫保待遇,推動省內治大病、負擔更減輕。
![]()
安徽日報記者:近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醫保服務可以“網上辦”“掌上辦”,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吳振宇:謝謝您的提問。信息數據是做好醫保工作的核心要素。近年來,省醫保局運用工業互聯網思維對醫保服務進行全方位再造,全力打造“指尖上的醫保服務”,推動醫保服務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
一是推進醫保信息化平臺建設。遵循國家技術規范指南,全省“一盤棋”規劃、“一體化”推進醫保信息化,建成全國統一標準的醫保信息平臺,并不斷拓展“安徽e保”網上便民服務應用場景,提供7×24小時“不打烊”服務,包括門診慢病申請、異地就醫備案、生育津貼申領等,群眾通過皖事通APP、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動動手指就能辦理。此外,我們陸續完成20項“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通過數據共享減少重復填報、多頭跑路。以慢性病待遇申請為例,過去群眾要帶著病歷跑醫保窗口,等專家集中評審,耗上一個月是常事;如今手機上提交材料,系統自動分配醫生線上審核,平均6.1天就能辦結。目前全省已有超263萬人次“一次不跑”辦成事,累計線上業務量突破8555萬件。
二是推行醫保碼“一碼通辦”。圍繞群眾看病辦卡、就醫排隊難題,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和醫保碼,打通醫療機構與醫保就醫結算業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實現就醫全程“一碼通”,僅憑醫保碼即可辦理信息建檔、預約掛號、簽到就診、檢查檢驗、藥房取藥、報告查詢、醫保結算等全部就醫業務,做到“看病不帶卡,隨時可展碼”。截至2025年9月,安徽省醫保碼累計激活人數5535.75萬人,激活率91.12%,當月醫保碼結算筆數1271.7萬筆,醫保碼結算率60.86%。
三是擴大移動支付覆蓋面。打造醫保移動支付統一入口,拓展門診、住院、購藥、互聯網診療等多場景應用,參保群眾無需到繳費窗口,直接通過手機醫保移動支付應用即可實時醫保結算,做到就醫購藥“掌上辦”“零排隊”,解決參保群眾看病繳費來回跑、排隊長問題。目前,全省16個市348家定點醫療機構支持醫保移動支付應用,其中,三級定點醫療機構143家,占比76.47%。
四是推出更省心的異地就醫服務。依托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納入聯網直接結算范圍,實現住院、普通門急診、藥店購藥和門診慢特病異地聯網直接結算統籌區內全覆蓋,解決群眾異地就醫“跑腿墊資”麻煩,平臺異地住院直接結算率從上線前2020年45.5%提高至目前的86.2%,其中跨省結算從36.6%提高至84%,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讓群眾異地就醫便捷無負擔。
在醫保數據賦能下,我們將努力讓醫保服務像網購一樣便捷,讓“看病報銷”更加省心、暖心,不再煩心。
![]()
安徽經視記者: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持續取得突破,請問安徽省如何推動人工智能在醫保領域應用?
![]()
徐翔東(省醫保局副局長):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省醫保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積極響應數字化時代發展需求,深度運用人工智能,推進監管方式創新﹑探索AI客服應答和推進智慧醫保服務。
一是推進監管方式改革創新。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醫保基金監管工作中的場景應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賦能實現醫保基金智慧監管。建設應用智能監管子系統,不斷完善醫保基金智能監管規則和知識庫,實時準確獲取醫藥機構結算數據和多項動態監管指標,提升監管效能。截至目前,我省17個統籌地區均已開展醫療保障智能監管實際應用,基于國家系統79個基礎規則模板,細化本地化規則1146個,淮北、蚌埠、馬鞍山3市還被選定為全國智能監管改革試點地區。全省已有27346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智能監管子系統,其中定點醫療機構接入13845家、定點零售藥店接入13501家。事前提醒累計提供服務6.1億次,發現疑似違規1177萬次,產生疑點明細2730萬條;已審核確認違規214.5萬人次,確認違規金額2.2億元。2025年,我省通過應用“腫瘤標志物檢測”監管模型追回違規金額6244萬元,全省“腫瘤標志物檢測”費用與2024年相比降幅達44.59%,該模型受到國家醫保局高度認可,被選為“過度診療違法違規監管”全國工作試點,已在多個省份成功應用。
二是探索AI客服全天候應答。全省各級醫保部門積極部署人工智能咨詢客服系統,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精準解讀醫保政策,智能分析參保人咨詢需求,實現7×24小時政策自動應答、業務辦理指引和個性化服務推薦,全面提升醫保服務智能化、便捷化水平。例如,蚌埠市運用AI人工智能技術,升級智能語音客服和“醫保小智”智能查詢系統,建成醫保政策咨詢室,利用32路智能語音機器人助力電話接通率提升近3倍,累計服務超30萬人次。通過語音導航、智能播報、關鍵詞搜索等模式,啟用7大類高頻業務26項內容智能回復,提供詳細的辦事指南和常見問答回復,月均5800余人使用“醫保小智”查詢醫保政策。目前省級層面的人工智能醫保客服系統已完成方案設計,正在抓緊建設,很快將與大家見面。
下一步,省醫保局將堅持系統謀劃、集約發展,安全穩妥有序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產品和服務在醫保領域的部署、應用和持續優化,為公眾和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醫保服務,提高醫保基金監管效率,提升科學決策水平。
![]()
安徽經濟報記者:醫藥價格始終是老百姓和醫藥機構關心關注的焦點,請問“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在醫藥價格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
王俊(省醫保局副局長):謝謝您的提問。醫藥價格既關乎群眾的“錢袋子”,也關系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技術創新。這幾年,我省主要從以下方面深化醫藥價格治理,支持鼓勵醫藥創新發展:
一是推進醫藥價格風險處置。針對相關部門移交問題線索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價格異常藥品,通過價格核查、約談函詢、信用評價等措施,督促企業規范價格行為。先后組織開展33批1466種藥品、9批次3524種耗材價格風險處置,平均降幅分別為45.09%、38%。
二是規范“四同”藥品價格。解決“四同”藥品(同通用名、同廠牌、同劑型、同規格)不同省份間掛網價差過大、歧視性高價問題,按照國家醫保局推送的藥品監測價,對我省3828種藥品開展“監測價”聯動確認,藥品平均降幅12%,年節約采購資金1.44億元。
三是推進“價格一覽表”治理。按照國家醫保局發布的藥品“價格一覽表”,對“掛網不掛價”、同廠牌同規格不同包裝價格倒掛、同產品不同質量層次價格倒掛、高于同品種全國75%分位價等情況進行專項治理,4567種藥品主動申請降價,平均降幅為22.5%,年節約資金6.03億元。
四是實施價采信用評價。根據國家醫保局推送的案源信息,對醫藥企業在醫藥購銷中實施商業賄賂、涉稅違法、擾亂集采秩序等行為進行價格招采信用評級并給予相應的懲戒。省醫保局成立以來,已累計調查涉案廠家160余家,涉案藥品、試劑、耗材品種近千個。根據失信行為性質、情節等,對40家企業給予正式評級并采取約束措施(“嚴重”3家、“中等”1家、“一般”36家)。同時,指導100多家存量評級企業完成信用修復工作。
五是推動創新藥械落地。修訂現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對26個涉及新技術或方法、改良的臨床操作設立收費接口。規范新增“磁共振灌注成像”“異種器官移植”等價格項目,支持創新技術進入臨床。支持“三首”產品應用,優化安徽“新質藥械”目錄產品、省級及以上藥監部門按照《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等特殊程序審批注冊產品的掛網流程。截至目前,共有500個產品(以流水號計)通過綠色通道申報掛網。
![]()
安徽交通廣播記者:生育是家之喜事,也是國之大事。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生育的政策措施,請問安徽目前工作進展如何?
汪和平:謝謝您的提問。省醫保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策部署,研究完善醫保積極支持生育政策措施,不斷強化生育相關費用保障功能,著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一是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全面放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等群體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在戶籍地、就業地或常住地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切實維護其醫保參保權益。自2024年8月1日起,將參加職工醫保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生育補助金保障范圍。截至2025年上半年,生育保險參保827.21萬人,同比增長4.85%。
二是擴展生育醫療保障范圍。為幫助有生育意愿家庭解決“不能生、不敢生”的問題困擾,2024年8月,我省將“取卵術、人工授精、胚胎培養”等8個輔助生殖項目費用納入輔助生殖門診進行保障。參保人員在省內25家定點的人類輔助生殖機構發生的輔助生殖門診醫療費用,醫保報銷不設起付線,政策范圍內費用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分別為70%、50%,年度報銷額度分別為1.5萬元、1萬元。目前已有5.35萬人次受益,基金支出超7800萬元,切實減輕生育負擔。持續將“分娩鎮痛”等提升生育體驗的醫療服務等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不斷延伸生育醫療保障鏈條。
三是強化住院分娩費用保障。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分娩的,可享受醫保定額補助,其中順產1600元、剖宮產2400元。職工醫保參保人員住院分娩的,由各市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具體保障政策,以合肥市為例,參保女職工順產定額補助為3300元,助娩產為3800元、剖宮產為5300元。此外,參保企業女職工分娩后,在產假期間還可“免申即享”生育津貼待遇,生育津貼全部實現發放到個人,讓女職工安心“坐月子”。
四是實施新生兒“落地”參保。我省規定新生兒自出生之日起90天內參保繳費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當年居民醫保待遇,超過90天后參保的,自參保繳費次日起享受醫保待遇。新生兒“落地”參保政策打破了城鄉居民醫保參保集中繳費期限制,是醫保送給新生兒的第一份人生禮物,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
新安晚報記者:全民參保是全民醫保的基礎和基石,請問醫保部門未來將如何推進這項工作?
徐翔東:謝謝您的提問。全民參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省醫保局高度重視全民參保工作,“十四五”期間,在國家醫保局的有力指導下,我省全民參保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我們將通過優化政策、加強保障、機制創新、數據賦能等,不斷鞏固和擴大參保覆蓋面。
一是落實參保長效機制。全面貫徹落實我省《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積極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講解參保長效機制的政策紅利,有序規劃長效機制落地的信息系統配置,充分發揮連續參保和基金零報銷激勵機制。同時,根據國家醫保局《關于開展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創新綜合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的10個創新點內容,指導我省試點地市至少探索6個長效機制創新點,包括探索建立居民參保預繳費、實施醫保可信支付和信用參保、靈活就業人員以“零存整繳”的形式繳納職工醫保等,進一步擴大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
二是強化部門協同。加強與教育部門的數據共享比對機制,進一步做好我省在校學生群體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加強與公安部門的信息共享,做好我省“一人一檔”全民參保數據庫戶籍信息更新錄入工作;加強與人社部門的數據共享,同步比對參加養老保險人員信息情況。下一步,我們爭取與衛生健康等更多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爭取理解支持、協同推進。
三是提升宣傳動員力度。目前,2026年度的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正在開展。為了讓廣大群眾了解醫保、積極參保,經向全省征集推薦,我省已組建第一批共52人的全民參保宣講員隊伍,分別來自基層各個領域。他們將以通俗語言和生動案例宣講醫保政策,講清楚我國基本醫保的優勢、財政對居民醫保的巨大投入、參保共濟防風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擴大政策傳播覆蓋面。同時,各地醫保部門密集發布一批典型性強、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文案和視頻,努力讓群眾看得懂、聽得進,讓全社會認識、認同、支持醫保,更好凝聚全民參保共識。希望各位媒體朋友更多關注醫保,與我們攜手把醫保政策送到群眾身邊,守護好每一位群眾的健康保障權益。
![]()
安徽商報記者:請問“十四五”期間,安徽省醫保部門在推動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王俊:謝謝您的提問。醫療機構是守護群眾健康的核心載體。“十四五”期間,全省醫保系統通過提高醫保基金撥付速度、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政策等方面,多舉措支持醫療機構發展。
一是開展醫保基金即時結算與預付制。2024年12月,我省全面開展醫保基金預付工作,每年年初按上年度支付總額預付1個月資金作為醫療機構周轉金,緩解醫院墊資壓力。今年1月1日,我省在全國率先實現醫保與定點醫院即時結算,創新“日撥付、月結算、年清算”模式,患者出院時系統自動按醫保支付金額的60%次日撥付,撥付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目前全省有834家醫院自愿接入即時結算系統,累計有41.88億元基金以“T+1”形式撥付醫院,大大增加了醫院現金流,被國家醫保局譽為醫保基金即時結算“安徽樣板”供全國借鑒。
二是支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展。針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醫院推出專項醫保支持政策,助推優質資源擴容。對項目醫院引進的代表性特色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審核立項,縮短落地周期。提供價格傾斜與DRG/DIP付費支持,允許項目醫院參照輸出醫院價格水平制定試行價格,比如,國家精神區域醫療中心平移北京安定醫院60余項服務項目,并對疑難重癥、復雜罕見病執行特例單議規則。2024年度,項目醫院收治安徽參保患者住院結算人次同比增長14.08%。
三是落實立項指南支持技術創新。省醫保局秉持開放態度,暢通新技術、新服務價格項目立項的綠色通道,推動患者急需的創新成果和服務加快進入臨床使用、獲得合理收益。目前,我省已加速完成放射類、麻醉類、中醫服務類等13批國家下發的醫療服務項目立項指南本土化落地,新增“免陪照護服務”“異種器官移植”“儀器針法”等創新項目,支持口腔3D打印、電熱磁療針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前沿技術應用,推動和引導醫療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四是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完善我省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實行“有升有降”結構優化,重點提高技術勞務類項目價格。按照新修訂調價機制,2025年實施省屬公立醫院266個醫療服務項目調整,提升201項體現技術含金量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通過開展與周邊地區比價、聯動檢驗試劑集采成果,下調65個檢驗檢查類項目價格。調整后,省屬醫院技術勞務收入占比提升1.28%,醫務人員價值得到實質性回報,有效扭轉“重設備、輕技術”的畸形結構。
![]()
江淮時報記者: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安徽也是中醫藥大省。請問安徽醫保部門在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方面有哪些“實招”“好招”?
吳振宇:謝謝您的提問。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2021年省醫保局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出臺《安徽省醫療保障積極支持中醫藥發展若干政策》,全方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一是持續“擴容”,擴大中醫藥服務醫保覆蓋范圍。為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我們積極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目前全省定點中醫醫療機構達2231家,覆蓋率超過97%。支持地方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和中醫院內制劑納入我省醫保目錄,目前我省醫保內中藥配方顆粒品種達499種,在長三角省份中最高。加強中醫服務項目規范治理,目前我省規范整合后中醫項目62個(包括中醫針法、灸法、拔罐、推拿等項目),54個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充分支持中醫醫療服務創新發展。
二是精準“傾斜”,體現中醫藥技術勞務價值。在價格政策上,中醫診察費較同級西醫高3元/人次,中藥飲片保留25%加成政策,體現“技價相符”。2024年優化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后,陸續上調中醫診察類、耳穴壓丸、頸椎病肩周炎推拿等項目價格。在支付政策上,對中醫醫院、中醫優勢病種在DRG/DIP付費中給予系數或分值加成,支持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主導地位。
三是大膽“改革”,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2022年,我省擴大基層醫療機構適宜病種“日間病床”付費試點范圍,有14個中醫病種納入“日間病床”改革范圍,鼓勵基層醫療機構應用中醫藥。2023年,在黃山、宣城創新試點“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對“鎖骨骨折”等病種,醫保基金比照西醫手術療效標準支付,實現患者負擔下降、醫保基金支出下降、中醫治療費用下降、中醫院收入顯著增加的多贏效果。目前,這一創新模式已在全省推廣。
四是著力“賦能”,優化中醫藥產業發展環境。對納入醫保目錄的中藥飲片按照甲類醫保藥品管理,費用全部納入醫保報銷,保障中藥“傳統延續”。同時,我省積極參與中成藥、中藥飲片及配方顆粒省際聯盟集采,探索中成藥省級集采,讓群眾用上“質優價宜”的中藥產品。2023年11月,省醫保局牽頭起草出臺《安徽省支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的意見》,在全省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建立標準體系、引導臨床使用,推動了全省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壯大。
章蓉生:醫療保障關系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十四五”時期,安徽醫保系統深化改革、優化服務,推動了醫保工作提質擴面廣覆蓋,請各家媒體對此充分報道。如果媒體朋友們還有進一步采訪需求,也可以會后與省政府新聞辦、省醫保局聯系。
本場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媒體朋友們!再見!
責編| 顧盼編輯| 吳瑤攝影| 許夢宇
主辦單位| 安徽省網信辦、省政府新聞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