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10月28日發布。其中,既有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有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更有不少關系每個人的民生大小事。
“十五五”規劃建議:共有15個部分、61條,分為三大板塊。未來五年什么樣?速來查閱“十五五”規劃建議。
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七個主要目標
一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二是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四是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五是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六是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七是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的經濟增長點
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一體推進創新設施建設、技術研究開發、產品迭代升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完善產業生態,實施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加快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探索多元技術路線、典型應用場景、可行商業模式、市場監管規則,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創新監管方式,發展創業投資,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和風險分擔機制。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獨角獸企業。
優化有利于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的環境
完善新型舉國體制,采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突出國家戰略需求,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布局,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原始創新導向,優化有利于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的環境,產出更多標志性原創成果。
搶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制高點,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
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健全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開放共享安全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加快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創新,突破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強化算力、算法、數據等高效供給。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加強人工智能同產業發展、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相結合,搶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制高點,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應用規范、倫理準則。完善監管,推動平臺經濟創新和健康發展。
![]()
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
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從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有效保護合法權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融通發展。強化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司法監督。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提升港澳依法治理效能,促進港澳經濟社會發展。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加強港澳與內地經貿、科技、人文等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政策措施。發揮港澳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不斷彰顯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作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勢力
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勢力,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主動權。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高質量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強產業合作,推動兩岸經濟合作。落實臺灣同胞享受同等待遇政策,為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創造更好條件,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
落實帶薪錯峰休假
大力提振消費。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統籌促就業、增收入、穩預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務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優質消費品和服務供給。以放寬準入、業態融合為重點擴大服務消費,強化品牌引領、標準升級、新技術應用,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費。加大直達消費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資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完善促進消費制度機制,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管理辦法,落實帶薪錯峰休假。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穩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探索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促進思政課堂和社會課堂有效融合,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擴大學齡人口凈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穩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探索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統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擴大普通高中辦學資源,辦好特殊教育、專門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提質擴容,擴大優質本科教育招生規模。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能力,建設特色鮮明高職院校。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擴大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造就高水平教師隊伍,強化教師待遇保障。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優化終身學習公共服務。
引導規范網絡文學等健康發展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培育優秀文化企業和品牌,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實施積極的文化經濟政策。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動文化建設數智化賦能、信息化轉型,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引導規范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視聽等健康發展,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推進旅游強國建設,豐富高品質旅游產品供給,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入境游便利化國際化水平。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加大預防和打擊電詐犯罪力度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強氣象、水文、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應急指揮、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提升重要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加大預防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毒品犯罪等的力度。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深化網絡空間安全綜合治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強化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和治理。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懲處違法犯罪,提升刑罰執行質效。
有序設立新的國家公園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有序設立新的國家公園。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加強青藏高原等地區生態屏障建設。完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因地制宜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渠道。加強重要江河湖庫系統治理和生態保護。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