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峰會臨近,特朗普公布訪華計劃,并就臺灣問題表態,中方回應!
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特朗普預計將于2026年年初訪華!
進入十月下半旬,人們還在沉湎于國慶、中秋的節日氣氛中,卻沒預料到即將到來的兩股寒冷空氣。
一股是身體上的,今年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比往常更早一些,遇到了副熱帶高壓,在華北大地下了幾個星期的秋雨。
另一股則是精神上的,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中美關于貿易、關稅問題是你來我往。
美國那邊拿“芯片”、“關稅”說事,中方也來而不往非禮也,出臺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不過到了十月末旬,特朗普還是主動說了軟話。
10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來訪的澳大利亞總理,簽署了一項重要的能源協議。
席間,有記者問及中美關系時,特朗普表示:“我已經收到訪問中國的邀請,可能會在明年年初前往中國,一切基本確定。”
此外,心情大好的特朗普還多透露了幾個消息,稱“自己將于本月底前往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并會和中國高層會面。”
記者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特朗普也奇怪,總是愿意多說幾句,這似乎和他的表現欲望有關。
中美之間有兩大矛盾,一是經濟,另一個就是臺灣問題。
法新社記者不嫌事大,問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特朗普先生,你認為中國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進攻臺灣嗎?”
特朗普搖了搖頭,說:“我認為我們和中國的關系還沒有這么糟,中國也不想這么做。”
同時,特朗普進一步指出:“臺灣是中國最珍貴的東西,因為、或許它(臺灣)確實是,但我不認為會有任何壞事情發生。”
千萬別以為特朗普是在示好,恰恰相反的是特朗普是在示強。
因為特朗普又補充說道:“中國知道美國是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我們擁有最先進的武器,沒人敢挑戰我們,美國在軍事是遙遙領先的存在。”
盡管特朗普重申中美關系會達成貿易協議,但也沒將話說死。
對于是否會將臺灣,作為達成協議的一部分,特朗普則采用了“戰略模糊”,顧左右而言他。
早先,美國《華爾街日報》就引述了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不會滿足于美國不支持臺獨的現狀”,而是對美國提出了要求——讓美國明確表示“反對臺獨”。
這意味著美國,至少是在口頭上進一步承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
針對特朗普會面前的表態,中方也給予了一定的回應。
外交部稱:“中美兩國元首保持密切溝通,是積極的信號,別的沒有可提供的信息。”
參考資料
《特朗普宣布于2026年年初訪華》法國國際廣播電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