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靜電
除了出其不意的“電”你一下
在危險場所或環境中
很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加氣站內一廂式貨車發生液體泄漏,遇靜電發生轟燃。

司機穿化纖衣物加油,產生靜電致使身上著火。

員工從珍珠棉上跳下來,腳下產生靜電引發火災。

正在輸氣的儲氣罐出現泄漏,工作人員試圖拉開氣罐上的塑料布查找原因,不料摩擦產生靜電并瞬間引發火災。

不容小覷的“靜電”

兩個物體摩擦或接觸時,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其帶有不同電荷。當帶電物體彼此分離時,由于電荷不易通過空氣轉移,從而導致物體表面保持電荷差異,即形成靜電。
靜電雖能量不大,但因其電壓很高從而容易發生放電。
靜電放電的火花能量,一旦達到周圍可燃物的最小著火能量,且可燃物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就會立即發生燃燒或爆炸。
![]()

為什么秋天容易產生靜電?

空氣干燥
秋季空氣濕度顯著降低,干燥的環境使電荷難以通過空氣中的水汽傳導和散逸。人體活動時,衣物與皮膚、衣物與衣物之間的摩擦會產生電荷轉移,但由于空氣干燥,這些電荷無法及時被水汽帶走,從而在物體表面或人體表面積聚,形成靜電。
衣物材質
秋冬季節人們常穿著化纖材質的衣物(如聚酯纖維、尼龍等),這類材質的衣物在摩擦時更容易產生靜電。相比之下,天然纖維(如棉、羊毛)產生的靜電較少。
皮膚干燥
秋季皮膚水分流失較快,變得干燥,皮膚表面的電阻增大。這使得人體產生的電荷更難通過皮膚傳導至地面或其他物體,導致電荷在身體表面積聚,增加靜電產生的可能性。

如何預防靜電?

![]()
![]()
![]()
![]()
來源|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
責編| 徐秋陽編輯| 吳瑤
主辦單位| 安徽省網信辦、省政府新聞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