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的上海浦東美術館,零跑汽車迎來了品牌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掏出全部家底、穿上全身“名牌”的旗艦D平臺及首款車型D19正式亮相。
作為零跑首款全尺寸旗艦SUV,D19代表了零跑十年的技術沉淀,比如自研增程混動系統,實現純電續航500km;首發的115kWh超級混合電芯平衡了電池的安全、壽命和能量;1280TOPS的頂級算力支撐實現了VLA輔助駕駛與端側大模型座艙……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在發布會上所說的零跑D平臺的“全身名牌”,包括寧德時代電芯、雙8797艙駕一體芯片、米其林低滾阻低噪音輪胎、博世R-EPS轉向、大陸MKC2線控制動等等全球一線供應鏈合作。
一向勤儉持家的零跑還特意為D19請來了代言人費翔,以獨特的藝術氛圍和科技質感,向市場傳遞著零跑進軍高端市場的決心。
![]()
朱江明在發布會后的媒體群訪中坦誠表示,“零跑還是零跑,品牌定位沒有變。D系列是頂配中的頂配、旗艦中的旗艦,產品很豪華,價格不豪華。”這句看似矛盾的話,恰恰揭示了零跑品牌向上的獨特路徑——用產品和技術實力打破“高端即高價”的行業慣例。
![]()
從“平價”到“旗艦”,一場蓄謀已久的轉身
選擇費翔代言,是零跑品牌升級的關鍵一步。
在媒體群訪中,零跑科技高級副總裁曹力講述了這一決策背后的故事,“我們通過幾輪充分討論,列出很多選擇,最后一致認為費翔是很好的選擇。”零跑科技副總裁周穎補充道,“費翔老師專業、敬業,而且低調有實力,他的整個呈現非常貼合零跑追求的更多是時間上經典的沉淀的感覺。”
向著高端化品牌升級,零跑的基盤是2025年前三季度近40萬輛的交付成績,讓這個曾經的“挑戰者”積累了足夠的底氣。朱江明在群訪中透露:“零跑今年全年至少完成去年定的50萬輛的目標,一定可以提前達成。”更重要的是,零跑在9月份創下了單月交付66657輛的新紀錄,首次突破6萬輛大關,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
對于品牌定位,朱江明有著獨特而清晰的理解,“D系列不是豪華車,只是零跑的D系列。零跑沒有把它定位成自己是豪華、奢侈品,而是一個更高配置的產品。”這種務實的態度,體現了零跑一貫的“理工男”思維。他進一步闡釋:“我們把D系列跟C系列、B系列是一樣的,只是說配置更高、尺寸更大、性能更優異的零跑系列產品。”
然而,從“性價比”到“技術派”的認知轉變絕非易事。在理想、問界等品牌已牢牢占據用戶心智的30萬級市場,零跑需要更強的說服力。
在渠道建設方面,曹力分享了D系列的差異化布局思路,“因為D系列的車型不是跟A、B系列一樣的,他要渠道下沉等等,會有一些區別。所以我們在門店選擇上,會選擇最大的目標市場,我們去聚焦在優秀門店能夠承載市場,有市場競爭力,比如說像北上廣深這些城市,有潛力的一二線城市。”這種精準的渠道策略,體現了零跑一貫的務實作風。
品牌向上的同時,零跑對盈利能力有著理性的預期。朱江明在群訪中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說到盈利的問題,我還是舉服裝的例子。杰尼亞這個品牌和優衣庫誰賺錢?杰尼亞一套西裝很貴,但運營成本也很高,賣的數量卻不高。零跑始終堅持做大眾化的產品,堅持追求不是很高的毛利,我們是靠規模。”
讓“旗艦車”背負上規模化的使命,零跑D系列車型需要在產品層面上拿出比之前更強烈的誠意。
技術派的浪漫,是用實力說話
面對市場,零跑靠規模效應;而對自己的開發,零跑進軍高端的底氣來自于“全域自研”。
可是,一身“名牌”的零跑怎么還能說自己是“自研”呢?
按照曹力的解釋,零跑并不是把所有可外采的工程都依靠合作伙伴、供應商來完成,零跑一直在強調全域自研,就是把核心架構以及要跟供應商聯合起來匹配的這些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零跑在價格優勢的基礎上,能夠應用頂級的供應商把配置做到頂配的一個關鍵因素。
![]()
在媒體群訪中,朱江明解釋道,“我們跟采埃孚聯合開發的電驅和發電機一體化系統,一個電機充當兩個功能,當需要發電的時候它就是發電機,當需要做四驅驅動的時候它就是電動機。這些創新這種技術的整合應用一下子也做到了幾十公斤的減重,同時又省掉了一個電驅,當然也包括它的控制器,這里面就可以少幾千塊錢。”
這種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成本優化的案例,正是零跑能夠踐行“好而不貴”理念的關鍵。
在電驅系統這一核心技術領域,朱江明自信地表示:“零跑確實自己有這個能力在電驅性能這塊做到極致,我們歷史用戶的車里面,整個電驅系統不良率非常低,去年可以統計到個位數。”這份底氣,來自于零跑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和質量管控。
產品的靠譜,零跑的技術路線還有一個特點——務實。從快速轉向增程,走“半價理想”路線開始,就奠定了零跑在一些技術上的跟隨戰略,也嘗到了“實在人”人設在市場上獲得的格外優待,讓它開始在銷量居榜單上居高不下。
價格、體驗、技術成熟度都是零跑造車考慮的重點,而不是沖得最快。朱江明說,“很多技術零跑都不是跑得最快的,包括800V高壓。我們啟動應該算是最晚的一個,但是到今天為止,800V高壓上車,數量最多的應該是零跑。因為零跑體系化的能力,我們全自研的能力,當某個技術一旦成熟,一旦能夠給用戶帶來好價值的時候,我們就會快速上車、快速應用。”
![]()
對于近期行業熱議的VLA技術,朱江明也給出了零跑的思考:“對于是否是VA還是VLA,更多是看眼前還是未來。從現階段來看,雖然說你用VLA有更大的算力,但你要達到整體智駕的效果,跟VA有非常大的差異?也沒有。但隨著未來技術的成熟、技術的不斷發展,你留更多的算力資源肯定是為未來的產品升級有更大的好處。”
而在三電系統這一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領域,D19展現了讓零跑自信的技術實力。增程版搭載的全球最大80.3kWh混動電池,讓純電續航突破500公里,真正實現了“用電為主、用油為輔”的用戶體驗。純電版本全球首發的115kWh超級混合電芯,號稱解決了電池“能量-安全-壽命”的不可能三角,基于1000V高壓平臺打造,充電15分鐘即可補能350公里。
這種既務實又前瞻的技術觀,體現了零跑在技術路線選擇上的成熟。
零跑和它素未謀面的30萬級市場
D19已經揭開面紗,接下來最讓人期待的就是零跑給旗艦車的定價了。
關于D19的定價策略,朱江明在群訪中留下了懸念:“最后我也留了一個懸念,但也不是懸念,我已經說過了,零跑一貫的定價策略,D系列和C系列、B系列一樣不會改變,以多少成本定多少價格,而不是說D系列毛利更高。
結合零跑目前B系列定價10萬級別、C系列定價20萬級別的基盤,D系列自然會來到30萬級別,不管是外觀還是價格都奔著“半價問界M9”去的D19,能復制“半價理想”的成功嗎?
“平替策略”讓零跑穩坐新勢力銷冠位置,今年的50萬銷量目標幾乎已成定局。從2015年成立至今,零跑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從0到100萬輛的跨越。站在新的起點上,D19不僅是一款新產品,更是零跑向更廣闊市場進發的宣言。費翔的“一把火”曾經溫暖了一個時代,如今,零跑希望用技術之火,在30萬級市場中點燃屬于自己的未來。
隨著2026年上半年上市時間的臨近,D19將迎來市場的真正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