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夏賓
時隔約1年時間,中國金融管理部門“掌門人”再度聚首。
2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以及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同臺發聲。
相比去年“924”發布會時對外宣布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潘功勝在此次發布會上表示:“今天新聞發布會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調整。關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內容,我們將在中央統一部署后與大家進一步溝通。”
盡管不談短期政策調整,但隨著一系列數據在發布會上釋放,依舊傳遞出巨大的信息量。
中國金融業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介紹,“十四五”期間,中國金融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中國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廣覆蓋、安全高效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移動支付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500萬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目前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500萬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9%,全球最大信貸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穩固。信托、理財、保險資管機構管理資產近100萬億元,規模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強銀行中,143家中資銀行上榜,前10位中國占據6席。
同時,全球前50大銀行有43家在華設立機構,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半數已進入中國。金融運行總體穩健。不良貸款、資本充足、償付能力等主要監管指標穩中向好,均處于“健康區間”。5年來處置不良資產較“十三五”時期增加超40%。行業抵御風險的資本和撥備總規模超過50萬億元。應對各類挑戰的基礎更牢、韌性更強、底氣更足。
他還提到,5年來,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增資金170萬億元。
資本市場含“科”量提升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近年來,新上市企業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業或者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企業。目前A股科技板塊市值占比超過四分之一,已明顯高于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行業市值合計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業從“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當前的24家。
吳清還提到,上市公司主動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明顯增強,這5年上市公司通過分紅、回購派發“紅包”合計達到10.6萬億元,比“十三五”增長超過8成,相當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資金額的2.07倍。“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推進完善資本形成機制和中長期資金入市機制。”
跨境雙向投融資活躍
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表示,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涉外經濟頂住壓力、穩定發展,對外經貿呈現多元化格局、韌性增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區間。跨境雙向投融資活躍,7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債券、存貸款超10萬億元。
朱鶴新說,在持續深化外匯市場發展的同時,不斷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成功應對多輪次、高強度外部沖擊。“十四五”以來破獲外匯案件超6100件,有力打擊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活動。外匯市場功能完善、運行穩健、韌性明顯增強。
“白名單”項目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
李云澤透露,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積極助力化解房地產和地方債風險。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多措并舉穩定融資,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資金支持超1.6萬億元,租賃性住房貸款年均增長52%。牽頭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貸款超過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有力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在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方面,指導金融機構嚴守不新增隱債的紅線,依法合規對融資平臺開展債務重組和置換,助力地方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
資本市場“朋友圈”越來越大
吳清表示,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統籌開放與安全,穩妥有序推進市場、產品和機構雙向開放,“十四五”期間全面取消行業機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滬深港通、滬倫通、基金互認等互聯互通機制,建立完善境外上市備案制度,出臺“惠港五條”,大力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他介紹稱,“十四五”期間,新增核準13家外資控股證券基金期貨機構來華展業興業,外資持有A股市值3.4萬億元,269家企業境外上市。“可以說,中國資本市場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人民幣匯率在主要貨幣中表現穩健
朱鶴新指出,“十四五”以來,國際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元因素交織,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中國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實施高水平開放,總的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不論是活力還是韌性都在增強。
其中,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穩健性增強。朱鶴新說,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企業外匯套期保值的比率已經由2020年的17%上升到30%左右,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外匯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
同時,外匯市場宏觀審慎管理體系逐步健全,逆周期調節工具箱更加豐富。近年來面對高波動的國際市場環境,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人民幣匯率在主要貨幣中的表現比較穩健。
回應美聯儲降息
談及美聯儲降息,潘功勝說,幾天之前,美聯儲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全球金融市場對美聯儲這次降息有充分預期,市場反應相對平穩。美元指數基本維持在97的區間附近,國際資本市場總體上行,大宗商品市場振蕩下行。中國的股、債、匯等主要金融市場也保持平穩運行。
他還強調說,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的確定上,宏觀層面的原則是非常清晰的,中國的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均衡。就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立場,我們多次與市場進行溝通,市場也是非常清楚的,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立場是支持性的,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立場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潘功勝表示,根據宏觀經濟的數據判斷,確定是不是要作出貨幣政策調整,在方法論上,國際很多央行是相同的。
“我們也是如此,根據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和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證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潘功勝說。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