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菲律賓與烏克蘭就引進曾在俄烏沖突中大出風頭的自殺無人艇展開談判的消息不斷,部分西方媒體將菲律賓此舉視為“打造針對中國海軍的不對稱武器”。但老司機發現,菲律賓的打算還遠不止于此——菲律賓正試圖通過引進和自行研制獲得無人艇的生產技術,進一步為批量自主生產無人艇做好準備!
![]()
![]()
烏克蘭《防務快報》報道截圖
烏克蘭《防務快報》稱,烏克蘭駐菲律賓大使尤利婭·費迪夫近日表示,兩國正在推進簽署國防領域諒解備忘錄的工作,該備忘錄計劃于10月正式簽署。報道稱,預計下一步將推動在菲律賓啟動無人艇的聯合生產事宜。“選擇烏克蘭是因為其在海上無人艇使用方面擁有世界上最豐富、最成功的經驗。此外,烏克蘭已經擁有在實戰條件下經過測試的解決方案。”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透露,菲律賓和烏克蘭正在就一項國防合作協議進行談判,該協議或將重塑馬尼拉的海上安全戰略。報道稱,菲律賓可能會引進烏克蘭的Magura V5型遠程自殺無人艇,“從而增強馬尼拉在南海的不對稱能力”。報道稱,菲律賓海軍部署烏克蘭無人艇,將使菲律賓有能力在南海展開“非對稱威懾戰略”。這些無人艇可用于監視海域、進行遠程偵察,或在“菲律賓艦艇無法與更強大的對手匹敵”的情況下進行集群攻擊。由于價格低廉,它們可以部署更多數量,從而迫使對手在國防上投入大量資源。此外報道還提到,烏克蘭可能會向菲律賓提供相關培訓和技術轉讓,使菲律賓有能力將無人機作戰納入其更廣泛的現代化戰力建設中。
![]()
菲律賓海軍將部署烏克蘭無人艇
報道提到的Magura V5無人艇長約5.5米,寬1.5米,排水量不到1噸,可攜帶320公斤的炸藥;巡航速度為22節,最高時速可達42節,最大續航里程為800公里,續航時間約60小時。該艇裝備有高清攝像頭、紅外熱成像系統、GNSS與慣性導航系統等子系統,具備一定程度的半自主作戰能力,在電子干擾強烈的區域,仍可依靠慣導與預設航線完成任務。
Magura V5無人艇在俄烏沖突中屢出風頭,先后擊沉擊傷多艘俄黑海艦隊艦艇,包括"伊萬諾維茨"號導彈艇、"凱撒·庫尼科夫"號大型登陸艦、“謝爾蓋·科托夫”號護衛艦等,烏克蘭方面稱,該無人艇的價格約25萬美元,“用它們摧毀價值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戰艦,十分劃算。”
![]()
Magura V5無人艇先后擊沉擊傷多艘俄軍艦
西方海軍情報分析家薩頓認為,總體而言,盡管菲律賓近期采購了數艘軍艦,但其數量和火力仍遠不如中國。“然而正如俄烏沖突所表明的那樣,小型廉價無人平臺可以重塑海戰格局,并創造出削弱常規海軍力量的可行途徑,這是不對稱戰爭的經典應用。”
不過菲律賓在無人艇領域的野心遠不只于此。香港《亞洲時報》透露,除了與烏克蘭討論引進無人艇之外,菲律賓也在自行組建自殺無人艇部隊。此前美國向菲律賓提供了4艘“蝠鲼”T-12無人艇和1艘“魔鬼魚”無人艇,它們可用于監視、電子戰和蜂群作戰,并“可能為菲律賓前哨基地提供補給”。
![]()
![]()
媒體報道截圖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7月30日則透露,菲律賓海軍此前曾公開展示了自行研制的Palid型無人艇的模型。“它的外表像普通民用船只,實際上是自殺式無人艇,可以攜帶150公斤的爆炸裝置”。除了進攻能力外,該無人艇還可以用于監視等其他任務。菲律賓方面表示,這種國產無人艇有望在兩年內完成開發——根據菲律賓海事局2022年的報告,該國擁有186座船廠,其中許多是適合建造小型船舶的C級船廠,足以完成無人艇的批量建造任務。
由此可見,相比更昂貴的大型水面艦艇,菲律賓更看重自殺無人艇的不對稱作戰特性,指望用它來對付中國海軍。不過老司機想說,烏克蘭無人艇在俄烏沖突中表現出色,是在黑海取得的特殊戰例,菲律賓想要將其“成功經驗”復制到南海,恐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波濤洶涌的南海不是風平浪靜的黑海,擁有海空整體監視能力的中國海軍也不是老舊的俄羅斯黑海艦隊,更重要的是,如果菲律賓海軍使用無人艇攻擊中國海軍艦艇,已經屬于戰爭行為,這意味著解放軍將有更多手段直接打擊菲律賓無人艇的基地和配套設施,進而從根本上解除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