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看看這個孩子,哪里有一點點地方像我的!”
丈夫糾結種瓜得豆這極其不符合遺傳學的現象,向妻子發難。
“為什么你老是要揪著這個問題不放?孩子不是你的,你拿出證據啊!”
妻子忍無可忍,她打算一次性終結這個擾亂家庭秩序的難題。
“我們去做親子鑒定吧,要是結果有問題,我凈身出戶!”
然而,鑒定結果,卻讓這個本就風雨飄搖的家,徹底分崩離析。
![]()
1
胡夏和陳娟是大家公認的一對模范夫妻,結婚五年多,從來沒有紅過臉。
雖說他倆是女強男弱,陳娟是律師,一副女強人做派,從來都說一不二。
而胡夏則是個溫柔的文科男,在一所教培機構當英語老師,說話輕聲細語,是少見的好脾氣。
兩人外形般配,性格互補,就算是有爭執也是講道理,所以基本上沒有吵架的機會。
結婚多年夫妻生活和諧美滿,除除一件事,讓胡夏感到痛苦,那就是孩子。
兩人剛結婚時,陳娟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律師,可她愛學習能吃苦肯鉆研,很快在本地律師界嶄露頭角。
從實習生到部門主任,再到合伙人律師,她一步一個腳印往上走,很快成了業內佼佼者。
拿著幾十萬的年薪,陳娟回家越來越晚,和丈夫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雖說已經是老夫老妻,胡夏能理解,但也難免心里犯嘀咕,到了爸媽那邊,更是不好交代。
“你再不生個孩子把她鎖住,什么時候她把你甩了,哭都沒地方哭!”
母親為他們生孩子的事情操碎了心,然而,陳娟軟硬不吃,她只好整天逼自己的親生兒子。
“當初就讓你找個賢妻良母,現在孩子早就滿地跑了,你非不聽,這樣的女強人,你能降服得了嗎?”
每到節假日,看著其他家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孫女,一家其樂融融的模樣,胡夏的爸媽總是長吁短嘆。
然而,每次胡夏和妻子提到生孩子的話題,她總是說再等等,等到新的律所開業或者等到自己拿下這個大案子。
轉眼間,兩人都加入了奔四的大軍,眼看身邊的同齡人都已經生三胎了,陳娟總算有所松動。
“在成為高齡產婦之前,咱們生一個孩子吧,記住,無論男女就這一個。”
![]()
2
陳娟的突然轉變讓全家人喜出望外,尤其是雙方父母,開心得像是孫子已經抱上了一樣。
要孩子的過程有些曲折,并不是特別順利。
因為陳娟常年醉心工作,有嚴重的胃病和免疫系統功能障礙,于是先要調養身體。
好在最終結果是圓滿的,在三十二歲那一年,陳娟和胡夏的婚姻迎來了七年之癢,也迎來了自己的寶寶。
孩子足有8斤重,是個大胖小子,丈母娘陪著進產房,陳娟顯示出了十足的母性,硬生生順產出來的。
胡夏在產房外聽著妻子的慘叫聲,淚流滿面。
“只生這一個,一個就足夠了……”
當小胖墩實實在在抱在手里,新手爸爸和爺爺奶奶開心的手舞足蹈,怎么親都親不夠。
他們給大胖小子起名圓圓,寓意圓圓滿滿,家庭幸福,全家人都把他當成了心肝寶貝。
然而,隨著圓圓滿月、百天、周歲,一股聲音不知何時起,總是縈繞在孩子身邊:
“哎喲,這胖小子怎么長得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啊,不會是抱錯了吧!”
這話聽一次兩次可以當成善意的笑話,聽多了就有些刺耳了,尤其是對于胡夏來說。
的確,圓圓長開一些之后,和他們夫妻倆誰也不太像,從五官到手腳,甚至性格,實在差的太遠。
比如說,兩口子都是大眼睛雙眼皮,圓圓卻是細瞇瞇眼,兩口子的黑色直發,在他那里也變成了黃色小卷毛……
“老婆,大家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怎么咱兒子和我們倆差距那么大?”
胡夏也曾試著和妻子溝通這件事,然而,陳娟自從生了孩子后,仿佛任務已經完成,更加投入的鉆研工作。
“小孩子嘛,哪里看得出來像誰不像誰,你別沒事找事。”
陳娟頭也不抬的沉浸在堆成山的文件資料中,認為老公這是無理取鬧。
很快,就連母親也看出來,這孩子有些不太對勁。
“咱大孫子是個急脾氣,平時和小伙伴們玩耍一言不合就打起來,你小時候可從來不會這個樣子。”
再加上滿小區的風言風語,做奶奶的更無法接受孫子是冒牌貨的說法,吵著鬧著要回老家,不帶娃了。
對此,陳娟并不在意,她找了一家高端托育中心,把兩歲的孩子扔進去,絲毫不在意家庭和睦問題。
而混在一大堆孩子當中之后,胡夏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兒子不像自己是如此明顯的一件事。
![]()
3
“圓圓爸爸,你們夫妻倆和孩子真不太像,有時候我們老師幫著接孩子的時候都會叫錯呢。”
此外,托育中心公告欄上一家三口展示的全家福,也引來了其他家庭的嘲笑。
“你說,兒子會不會當初在醫院抱錯了,怎么會有完全不像父母的孩子呢?”
那天回到家,胡夏舊事重提,但陳娟卻罕見的發了脾氣。
“我說你能不能別沒事找事?來回來去糾結,沒完啦?”
這在胡夏看來似乎是一種心虛的表現,但為了顧及妻子的心情和家庭和睦,胡夏又能怎么樣呢?
轉眼間,托幼機構召開家庭運動會,每個家庭爭取爸媽都能參加,陳娟也百忙之中趕來了。
自從上次因為孩子長相的事與老公嗆嗆起來,兩人關系有些冷淡,或許陳娟也想緩和一下。
然而,就在運動會上,一個男人的身影吸引了胡夏的注意,那個男人似乎是個單親爸爸,獨自帶著女兒,而不但他的女兒與圓圓長得像,男人和圓圓也幾乎一模一樣。
一樣的小眼睛,一樣的黃色卷發,一樣的元寶耳朵……
更可怕的是,陳娟和那個男人似乎是認識的,兩人不咸不淡地打了個招呼。
“那人是誰啊?你們以前認識?”
胡夏裝作漫不經心,心里已經驚濤駭浪。
“哦,客戶,以前幫他打過離婚官司。”
那天回到家把孩子哄睡后,真正的紛爭開始了,胡夏直截了當地問,那個所謂的客戶,是不是圓圓的親爸爸。
“你瘋了嗎?“為什么你老是要揪著這個問題不放?孩子不是你的,你拿出證據啊!”
陳娟忍無可忍,以前也就罷了,這次居然有了明確的“奸夫”,她打算一次性終結這個擾亂家庭秩序的難題。
“我們去做親子鑒定吧,要是結果有問題,我凈身出戶!”
來到親子鑒定中心,兩人誰都沒有說話,靜靜看著因為抽血而號啕大哭的兒子。
回家之后,兩人分房睡,一夜無眠,結果將在第二天一早出來,整個家庭的存亡在此一舉。
第二天,夫妻倆默默來到親子鑒定中心,胡夏顫抖著手打開了寫有他名字的報告,只看了一眼,就哀嚎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