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
![]()
除一些較忙的月份外,政治局每個月常常會進行一次集體學習,而這一次的學習,非常的重磅。
首先,是本次學習的講解者。
不同于第五次是清華邱勇,第六次是黨校李文堂,第七次是軍科院趙東斌,第八次是商務部顧學明,第九次是社科院王延中,第十次學習是武大黃惠康。
第十一次的高質量發展的學習,并沒有從外部請專家,隨后,由“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學并交流工作體會”。
其次,本次學習的內容。
不同于第五次的教育工作,第六次的思想工作,第七次的軍隊工作,第八次的外貿工作,第九次的民族工作,第十次的法制工作。
今年的第一場學習,跟去年一樣,都是與經濟直接相關的產業學習。(上一次是23年1月31日的第二次集體學習)
也就是說,這場重磅的集體學習,為接下來今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點名方向。
將解釋清楚,經濟工作會議中“先破后立”,就是都是在指什么。
通讀稿件之后,政事堂認為,本次是通過定義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對“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更新更全面的論述。
所謂“新質生產力”,是2023年9月在黑龍江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提出的。
“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一句話用了五個“新”,落腳點是新動能。
隨后,在聽取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
“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隨后,在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新質生產力取代新動能,成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落腳點: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對此,有三點值得注意,
1、自去年年底以來,依靠自然資源的黑龍江突然火熱,南方“小土豆”們在媒體的引導下大規模的涌入。
2、遼寧一掃過去十年的頹勢,23年GDP超越重慶,并野心勃勃的定下了24年超預期的經濟增速。
3、第十一次的新質生產力學習,除副總理外,發言的分別是新疆馬書記、重慶袁書記與天津陳書記。
不同于第二次的新發展學習,除副總理外,發言的是北京劉書記、上海陳書記、廣東黃書記。
去年學習新發展的,是京滬粵,今年學新質生產力的,是疆渝津。
這標志著,很快我們將會迎來一輪新質生產力的賽跑,因為上一輪學習新發展的一年后,最終落地了開放的浦東。
接下來,以黑龍江、遼寧為代表的一群老工業基地,也將開始追逐新制生產力。
至于本次政治局學習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一度帶動了恒,指并不是會議的重點,因為同樣的內容,去年年初的會議中已經提到。
真正的重點在于對高質量發展的“再定義”: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也就是說,今年的經濟工作重點,也就是“先立后破”,指的是對我們廣大的工業地區,進行新質生產力的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