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在遠古時代,人們過著群居生活,靠捕獵為生。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想要捕獲一頭野獸,必須多人合作,并且長途奔襲,才能有所收獲。然而那時的大地一片荒蕪,猛獸出沒,還沒有標志性的建筑物。
當人們遠離族群,追捕獵物的時候,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在天黑之前,沒有找到回家的路,就會被野獸攻擊,從而陷入絕境。于是對方位的辨別,就顯得尤為重要,找對方向,回到族群,直接關乎自身的生死存亡。
為了找到回家的方向,人們就在天空中尋找一顆相對靜止的星體,用來標記方位。隨著地球的公轉,所有的星體都在以相反的方向運轉,唯獨北極星位于地球自轉軸上方,處于正北方位,是相對靜止的,于是北極星就成了人們辨別方向的唯一標志。
![]()
然而北極星并不是一顆特別明顯的星體,為了迅速找到這顆星,人們又在北極星不遠處,找到了北斗七星,用來標記北極星的位置。以北斗七星的天璇與天樞連線延長五倍,就是北極星的位置,也就是正北方位。
于是在傳統文化中,北斗七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因為通過北斗七星,可以迅速找到北極星,找到正北方位,找到回家的路。對于南半球來說,也要找到北極星,找到正北方位,于是人們就找到了仙后座,其外側兩邊的交點,與中間的連線延長五倍,也是北極星的位置。
所以西方的仙后座與我們的北斗七星,有著同等的重要的地位,兩者都是北極星的方向標。但是對于北半球來說,仙后座毫不起眼,同樣對于南半球來說,北斗七星也一樣不重要。人們只是通過一個參照物,找到北極星,找到正北方位。
隨著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日月星辰都在以相反的方向運轉,此時北極星是相對靜止的,而所有的星體,都在隨著斗柄的指向而運轉。當然這只是以地球公轉為參照物,而形成的一種假象,被稱為斗轉星移。所以斗柄轉一圈,也就等于地球公轉一圈為一年。
一年一圈,一圈360度,承載著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這一圈的軌跡,分為十二次,每一次三十度,對應一個地支之位。斗柄所指之位,就是月建,正月建寅,斗柄指向寅位,二月建卯,斗柄指向卯位,三月建辰,斗柄到辰位,一歲一圈,為月建十二神。
由于星空的運轉,是以地球運轉為參照物,而形成的一種視角,所以斗柄的運轉,與所有的星體之間,是相對靜止的。也就是北斗星的斗柄,永遠指向青龍七宿的中間,指向心宿之位,指向青龍之心。
斗柄指東,青龍在東,心宿在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青龍在南,心宿在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青龍在西,心宿在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青龍在北,心宿在北,天下皆冬。所以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
斗柄所指之位,就是青龍七宿的心宿之位,也是天體之力所在之位,于是心宿為青龍之心,也是天之心。心宿三星,大辰,大火和龍星,分別對應著太子,皇帝和庶子,所以古人常以此三星來排兵布陣,寓意著三星同心,天下同心。
也就是太子統東南,皇帝統中原,庶子統西北,形成了對東南西北中的五方掌控,為天下同心之意。心宿二星為大火星,而大火星的位置,就是斗柄的指向,于是人們根據大火星的運行軌跡,還制定出了大火歷,以勸農桑。
七月建申,斗柄指向申位,大火星開始偏西,進入了秋季。八月建酉,斗柄指酉,大火星到正西,即將下沉,涼氣逐漸強旺。九月建戌,大火星落入戌庫,火氣耗盡,寒氣出現。所以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斗柄指青龍,斗柄指向大火星,建四時,均五行,也是四季的順風之位。風是大氣流動的方向標,風順則氣順,氣順則萬物皆順。當地面的濕空氣受熱上升之后,就形成了積雨云,此時周邊的冷空氣就會流過來填補空缺,空氣的橫向流動就形成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