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修健
當地時間11月1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東道主交接環節,宣布中方將于明年11月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深圳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也是亞太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目前,深圳正打造高能級國際貿易樞紐,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重返內地“外貿第一城”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共出現了6次“全國城市首位”。
其中,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5萬億元、增長16.4%,總量躍居全國城市首位,增量占全國比重30.4%,出口實現“32連冠”。
這是深圳時隔9年后重返內地“外貿第一城”。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7896.4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
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33643.29億元,同比增長0.1%,規模保持內地外貿城市首位。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分析,深圳能夠領跑內地外貿城市,核心在于其產業根基與創新生態的雙重支撐。
作為全球先進制造業重鎮,深圳擁有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從芯片設計到終端產品制造形成閉環。這種產業韌性使其在外部環境波動時仍能穩定輸出高附加值產品。
據統計,前三季度,深圳出口機電產品1.54萬億元,增長4.5%,占同期深圳市出口總值的75.7%。
共進口機電產品1.08萬億元,增長10.7%,占同期深圳市進口總值的81.4%。
朱克力認為,創新驅動的外貿結構升級是關鍵推手。深圳企業通過技術迭代不斷推出新產品,如消費級無人機、生物醫藥設備等,這些“技術硬+產品新”的商品在國際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新興產業中,鋰電池、無人機、3D打印機、醫療器械出口分別增長36.6%、36.1%、14%、5.3%。
同時,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在開拓多元化市場取得一定成效。
對香港地區、臺灣地區、歐盟、韓國和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均增長,合計達1.62萬億元,增長9.6%,占48.1%。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是現代海洋城市。
2024年,深圳海洋經濟總產值5409億元、占GDP比重14.7%、增長5.8%,集聚涉海經營主體11萬家,已建涉海創新平臺86個。
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達3338萬標箱,同比增長11.7%,穩居全球第四位。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現代海洋產業、海洋經濟、海洋事業高質量發展。
![]()
圖源:深圳發布
10月11日,由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編制的《全球海洋城市競爭力指數報告(2025)》發布。
報告基于經貿活力、科技創新、海事服務、國際影響和城市治理五大維度,對全球60個海洋城市進行了系統評估。
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城市競爭力呈現“四大梯隊”分化格局。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認為,亞太城市集體崛起,在第二、三梯隊中占比顯著,中國城市表現尤為活躍。深圳在全球排名第11位。
在科技創新維度,深圳高居全球第四。其在海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及水下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創新能力,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硬核支撐。
報告指出,深圳海洋將錨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戰略目標,重點推進三大方向。
其一,深化“深海裝備—新能源—智慧港航”技術融合,推動深海采礦機器人與可再生能源供電系統集成、LNG加注與智能調度算法聯動。
其二,建立海洋資源交易中心,探索深海礦產開發權、海洋碳匯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打造藍色金融創新高地。
其三,通過“深藍夢想2035”環球科考計劃等國際合作項目,將智能采礦標準、綠色加注規范等技術成果轉化為國際規則話語權,最終建成兼具產業引領力與生態示范效應的海洋文明新標桿。
承辦多項重大外交外事活動
今年2月,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2024年深圳出入境人次增長45.6%、占全國39.3%,外國人入境數躍居全國城市第二。
全年接待部長級以上外賓團組150批次、增長74.4%。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等4家國際組織落地深圳。
2024年,共有15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到訪深圳。
深圳市委外辦主任曹賽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近兩年,深圳承辦了中國—東盟高官磋商、“看中國聽世界”論壇、國際議員友好交流論壇、中美政黨對話等一系列有重大影響力的外交外事活動。
去年,深圳還成功舉辦全球經認證的經營者大會、世界隧道大會、中非民營經濟合作論壇等高端論壇活動。
今年年初,深圳市委以2025年1號文件印發實施《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工作方案(2025-2027年)》。
《工作方案》提出,爭取更多國際組織及其分支機構落戶深圳,大力引進國際知名展會,持續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
曹賽先表示,正積極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為深圳各辦會主體舉辦國際會議提供服務支撐,助力聚集全球高端資源要素,提升城市全球影響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城市智慧與地方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