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談到臺灣問題,只想到兩種選擇:拖延或開戰。好像沒有其他路可走。其實,有第三條路。這條路不需要破壞一切。國民黨幾十年來手里有這張牌,卻沒有用它。
![]()
故事從1949年開始。蔣介石帶人退到臺灣。他訓練軍隊,說要反攻大陸。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它限制蔣介石的行動。
后來,1954年和1958年,兩岸發生兩次危機。金門炮戰持續了很久。雙方發射近五十萬發炮彈。結果還是取決于美國。華盛頓簽署《中美共同防御條約》。兩岸從此斷絕聯系。
![]()
蔣經國掌權后,臺灣經濟進步。但政治上,情況更僵硬。1979年,大陸發布《告臺灣同胞書》。它呼吁中國人停止沖突,實現“三通”,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蔣經國的回應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他筑起高墻。直到1987年,他病重。那些跟隨他來臺灣的老兵上街,要求回家。他才允許他們繞道探親。第一批人回到大陸。他們抱住親人,大哭。政治上的隔閡依然存在。
![]()
兩岸關系最融洽的時期是馬英九執政的八年。從2008年起,他們基于“九二共識”,停止爭吵,開始合作。他們簽署ECFA,即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臺灣的水果和石斑魚賣到大陸。大陸游客去臺灣旅行。“三通”在三十年后實現。大家一度認為,統一近在眼前。
![]()
馬英九的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他選擇拖延。他想從大陸獲得經濟利益,又怕島內批評。統一就這樣被推遲。到2016年,國民黨下臺。機會消失。
機會都錯過了。現在局勢緊張,難道沒有辦法?
![]()
有辦法。這就是那個方案。它不新,就在臺灣的法律中。臺灣1947年的憲法第四條規定,領土包括“固有之疆域”。這個疆域就是全中國。后來,他們的“增修條文”第一句說:“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
國民黨明白了嗎?他們的法律承認臺灣和中國大陸是一個國家。只是處于統一前的狀態。所以,國民黨如果重新執政,他們可以用席位在“立法院”通過決議。他們確認回歸“一中”框架。不需要全民公投或修憲。
![]()
如果他們這么做,臺海局勢會改變。解放軍還需要全面開戰嗎?可能不需要。大陸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列出三種非和平情況。
如果臺灣當局啟動統一進程,島內分裂勢力用武力阻擋,那就會導致分裂。那時,解放軍出手,就不是入侵,而是應合法當局請求,維護主權。
![]()
國際上,這也合理。1971年,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代表。它說中國只有一個。德國統一時,東德議會投票加入西德基本法。各國接受了。
這條路走通后,可以設置過渡期,像澳門回歸那樣。經濟上,臺灣半導體產業與中國市場結合。ECFA未完成的部分繼續推進。社會上,兩岸故宮文物可以聯合展覽。從福建到臺灣的橋梁或隧道計劃也可以實施。
![]()
國民黨知道這個方案嗎?不清楚。但2025年10月,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有表態。她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她批評臺灣買武器浪費。大陸國臺辦回應:在這個基礎上,一切可談。
這張牌一直在桌上。“法理回歸”方案是國民黨的家底。他們選擇用它,還是讓它閑置,決定一切。如果走對路,可能和平實現。如果繼續猶豫,結果就不同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