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戰略
美國國防部叫停微軟“數字護送”計劃,并禁止中國參與在國防部軟件系統
據美國國防部8月28日消息,美國國防部長表示,五角大樓已經叫停了微軟已實施十年的“數字護送”計劃,該計劃允許中國程序員在美國承包商的遠程監督下,在敏感的國防部云系統上工作。國防部正在安排專家針對調查,以確定是否有任何人員對國防部云系統產生了負面影響,并且國防部的所有軟件供應商現在都必須查明并終止中國在國防部云系統中的任何參與。
美國防部成立401聯合跨部門特遣部隊,以對抗無人機系統
據美國防部(DoD)8月28日消息,DoD當日宣布撤銷聯合反小型無人機系統辦公室(JCO),正式成立隸屬于國防部副部長的401聯合跨部門特遣部隊(JIATF 401),用于對抗無人機系統。該特遣部隊將協調權限和資源,快速向美國作戰人員提供聯合反無人機系統(C-sUAS)能力。
信息
中國聯合研究團隊研發出全球首款全頻段高速通信芯片,突破芯片頻段受限瓶頸
據大半導體產業網8月29日消息,北京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組成的聯合團隊開發出全球首款可智能實現全頻段高速通信芯片。研究團隊通過創新光電融合架構,成功實現了芯片從“頻段受限”到“全頻兼容”的顛覆性突破,并在所有頻段都實現了50~100Gbps的無線傳輸,比目前5G的傳輸速率高出2~3個數量級。這意味著,使用者無論在偏遠的農村地區還是城市中心,都能夠實現高速可靠、無時不在的通信連接。這款可重構、超寬帶光電融合芯片,為實現全頻段無線通信與動態頻譜管理提供了核心解決方案。這不僅是6G時代硬件基座能力提升的重要里程碑,也為后續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美國DARPA正式啟動“魯棒量子傳感器”計劃,專注量子傳感器開發和平臺集成研究
據DARPA官網8月27日消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式啟動魯棒量子傳感器 (RoQS) 計劃的第一階段。該計劃旨在解決量子傳感器在現實環境中極其脆弱,極易因輕微振動或電磁干擾而導致性能降低的難點,使量子傳感技術“走出實驗室”,并廣泛應用于國防部平臺。RoQS第一階段將專注于量子傳感器開發和平臺集成研究兩大方面,前者將構建緊湊型量子傳感器,更好抗磁場、振動和梯度變化的影響,后者將與國防工業部門合作,確定量子傳感器能發揮戰略價值的具體應用場景,為該計劃第二階段的展開奠定基礎。
美國西北大學發現針對超導量子計算機的新型攻擊方式,威脅量子計算云平臺的可靠性
據量科網8月28日消息,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架構與安全實驗室展示了一種針對超導量子計算機的新安全攻擊方式。該方法可能會對量子計算云平臺的可靠性構成威脅。具體來看,研究團隊展示了惡意用戶如何利用稱為串擾的硬件特性,來故意干擾其他云平臺使用者的量子程序結果。與以往主要研究單向干擾不同,該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雙向攻擊的概念,即將惡意電路分別放置在目標電路的上下方。實驗驗證表明,該方法能有效改變Rigetti公司Ankaa-3處理器的輸出結果,提醒人們需警惕共享量子基礎設施的安全風險。
美國研究團隊首次使用互聯網協議傳輸量子信號,實現量子互聯網的實質性突破
據中國科技網8月29日消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團隊首次使用當今互聯網的通信協議(IP)在商業光纖網絡上傳輸量子信號。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微型“Q芯片”,能夠協調量子信息與經典數據的傳輸。實驗證明“Q芯片”不僅能發送量子信號,還能自動校正傳輸過程中的噪聲,將量子與經典數據打包成標準的互聯網式數據包,并使用與現有網絡相同的尋址系統和管理工具進行路由。此外,由于“Q芯片”采用硅基材料并基于成熟的半導體工藝制造,具備大規模生產潛力,為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現實基礎。一旦技術成熟,基于“Q芯片”架構的量子加密通信,將為金融、國防、醫療等對數據安全要求極高的領域帶來關鍵保障,有望推動信息社會加速邁入量子時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
美國IBM聯合AMD開發量子AI融合計算平臺,打造下一代計算系統
據IBM官網8月26日消息,美國IBM和AMD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新一代計算系統。該合作旨在構建可擴展的開源平臺,將量子計算機、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加速器結合在一起,推動所謂的“量子中心超計算”的發展。該合作將利用IBM在量子計算方面的領先技術和AMD在高性能計算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專業優勢。AMD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Lisa Su表示,與IBM的合作探索高性能計算與量子技術的融合,看到巨大的機會來加速發現和創新。
生物
我國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成功實現腦深部腫瘤精準定位
據科學網8月2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腦機接口應用于腦深部腫瘤術中邊界精準定位的臨床試驗。該技術通過植入式微電極陣列和多層次調控與高通量神經信號同步檢測儀,實現單細胞水平的腫瘤邊界識別,為神經外科手術提供實時、高精度的“病灶導航”,有望提升患者術后神經功能保留率和生活質量。此次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在植入式臨床腦機接口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具有重要的臨床推廣價值。
美國FDA批準新更新版mRNA疫苗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莫得納和輝瑞/BioNTech的更新版mRNA疫苗,用于應對新冠病毒的LP.8.1亞系變體。這些疫苗包括Moderna的Spikevax和mNEXSPIKE,以及輝瑞/BioNTech的復必泰,覆蓋不同年齡群體。美國政府近期減少了對mRNA技術的資金支持,導致部分疫苗開發項目終止,但FDA仍做出批準決定。這些疫苗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在美國的藥房、醫院和診所提供。
能源
美國核聚變巨頭CFS完成新一輪超8億美元融資
據可控核聚變8月28日消息,美國核聚變商業公司巨頭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官宣完成8.63億美元的B2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接近30億美元,本輪融資是自2021年CFS18億美元B輪融資以來,深科技和能源公司中籌集的最大一輪資金,約占全球商業聚變公司總融資規模的三分之一。
海洋
美國海洋保護組織加入“海底2030”項目
據海洋新聞與技術網8月27日消息,美國海洋保護組織ProtectedSeas與“海底2030”項目(Seabed 2030)建立合作,共同推進全球海洋保護和海底測繪。據悉,ProtectedSeas已構建全球最完整的海洋保護區法規數據庫,并開發“導航者”(Navigator)平臺和“海洋監測”(M2)岸基監測系統,在25個地點實現全天候船舶動態監測。通過將該組織全面的海洋保護測繪和監測能力與“海底2030”項目的海底測繪數據結合,此次合作將有助于海洋管理、空間規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挪威撥款9300萬美元加強北極研究,應對海冰消融
據巴倫支觀察者網8月28日消息,挪威政府宣布追加10億克朗(約9300萬美元),啟動“Polhavet 2050”項目,集中研究2026至2035年北冰洋氣候變化影響。該項目由18所挪威高校和研究機構參與,將評估海冰消退對生態、航運、漁業及資源開發的影響,并為國際合作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挪威首相斯特勒強調,北極正經歷氣候、海洋、生態到安全等重大變化,挪威必須保持在極地研究前沿。
韓國韓華海洋宣布對費城造船廠進行重大投資
據海軍新聞網8月28日消息,韓國韓華海洋集團宣布投資50億美元升級其旗下韓華費城造船廠的基礎設施,包括新建船塢、碼頭及分段組裝廠,旨在將年產量從不足2艘提升至20艘,并計劃生產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海軍模塊等高端船舶。此舉是韓國政府1500億美元對美造船業投資承諾的一部分。該投資旨在打造美國先進造船中心,深化美韓造船業合作。
航空
美陸軍正式部署新型微型偵察無人機
據defence-blog網站8月28日消息,美陸軍正式部署新型微型偵察無人機。該無人機由美陸軍士兵項目執行辦公室開發,旨在為部隊提供實時情報,保障作戰人員生存能力。該無人機以Teledyne FLIR公司“黑黃蜂”無人機為基礎,配備先進抗干擾系統和高分辨率成像儀,支持全天候作戰和單兵攜帶。
航天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294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
據spacelaunchschedule網站8月28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于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294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9470顆,包括4756顆微版“星鏈”v2.0衛星。目前,大約有8224顆“星鏈”在軌。據統計,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97次發射任務,也是微版“星鏈”v2.0衛星的第204次發射。
新材料
非洲最大鎢生產商將直接從盧旺達向美國供應鎢精礦
據Mining 8月28日消息,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鎢生產商Trinity Metals宣布,一項歷史性協議已經敲定,其Nyakabingo礦的鎢精礦(W03)將直接從盧旺達向美國供應,第一批貨物目前正在準備中。該開發項目標志著非洲五大湖地區首次向美國供應高品位鎢。
先進制造
美國新型柔性3D打印線材實現硬度和重量的精準調節
據國防科技要聞8月28日消息,美國美思瑞亞技術公司研發出一款柔性3D打印線材,能夠在使用熔融沉積成型(FDM)技術時,精確控制打印部件的硬度和重量。這種材料以尼龍12為主要成分,通過特殊的化學反應,形成了兼具高強度和優異彈性的共聚物。在3D打印過程中,它采用一種專有的主動發泡技術,只需調節打印溫度(235~270°C),就能控制材料內部氣泡的形成,從而實現對部件密度的精確控制。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